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對話對畫 陪伴生命 長出力量

文.圖/郭于誠醫師(EMBA高階105、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中國醫藥大學放射腫瘤科助理教授)
 
一位罹患肺癌的婆婆跟我說:「郭醫師,我看了你的書一直哭,可不可以寫一本讓我笑的書啊?」這是她看過我送的《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一書之後回饋給我的心得。我聽完後猛然醒悟:「對啊,癌症病人不是只能哭,也是可以笑的啊!」於是我決定幫她完成心願,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做?聰明的老婆(逢甲EMBA高階107)立刻想到國中同學──王心佑(以下稱為心佑老師),一位藝術治療的心內畫老師,她教學生用畫畫來認識自己、療癒受創的內心。老婆說不是只有藥物能治療疾病,音樂和藝術也能療癒身心靈。我聽完後喜出望外,於是我們相約見面詳談。
記得第一次見面時,心佑老師說來上課的學員原因都不太一樣,有在事業、家庭或健康上出狀況,需要尋求外在協助的人;也有事業、家庭或健康沒問題,但內在壓力與情緒不斷內耗的人;還有內在與外在都沒有問題,但是渴望活出另一種自我的人。接著她一幅一幅解釋學生剛開始上課的作品,以及上課一段時間後的作品產生的變化,我感受到滿滿的生命能量。深聊後,我才知道原來她讀過我的書,因為她本身就是癌症病患家屬。當我跟她說明想法之後,她也表示認同,於是我把初稿交給她,然後再約下一次見面。
過了幾個月見面時,心佑老師說她第一次試讀初稿時看不懂笑點在哪裡;然而,等到試讀第二次時,她終於看到笑點而噗嗤地笑了出來。她體會到原來真正的幸福就藏在你/我每天生活周圍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裡,只不過需要我們用「心」留意、感受並記錄下來;或許有一天再回頭來看這些點點滴滴時,會發現過去的喜怒哀樂可能早已變成另一種美好的回憶。
心佑老師很好奇,為什麼我會把多數人認為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當作寶藏一樣地記錄下來呢?於是她又讀了第三遍,讀著讀著又哭了。她回憶起先生剛罹癌時,她自以為無私地付出卻常遭誤解以致於事與願違。那種無力感讓自己身心俱疲,原來都是因為忽略了換位思考,她自責不已。我安慰她沒有人知道到底怎麼做才是最好的,即使是醫生也是一樣;透過換位思考與認識情緒就能找到更好的自己。
有一位讀者跟我分享2013年隨身碟大廠Kingston的廣告《Mind the gap》,各位可在youtube找到它!記憶到底有什麼用?是困住我們?還是幫助我們從困境裡解脫?廣告中的老婆婆困在過去美好的記憶中,希望找回已逝先生的音檔。站長最終幫她找回了音檔,並承諾這個月台會一直播放她先生的聲音,這時老婆婆充滿感激地告訴站長,她已走出過往的回憶,決定讓先生以另一種方式陪著她邁向新的旅程。
我們看了這個廣告後,決定用春夏秋冬來教讀者表達感受、珍惜回憶並創造情緒的旅程。就像春夏秋冬一樣,喜怒哀樂是人的情緒表達,沒有好壞之分;回憶透過情緒發洩出來就沒事了,壓抑它反而會導致內傷。於是,「對話對畫:陪伴生命 長出力量」這本書誕生了!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我們鼓勵大家都能寫下自己的故事、畫出自己的畫;書裡的故事與畫是我們的,只有你寫下來與畫出來的才是你的;只有你才能完成它、豐富它,這才是這本書想傳遞的訊息。
願每一位對生命產生迷惘的讀者在看完這本書之後,都能重新找回自己內心的主控權、熱愛自己的生命、珍惜身邊每一個深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