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透過飲食方法 可以協助癌症的治療?(序列5)

文/曹昌堯醫學博士(中山醫學大學內科學教授、逢甲大學EMBA高階101、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細胞治療中心」)
 
10. 癌症惡病質(Cachexia):
當使用飲食療法介入癌症的治療時,首先需要考慮病人現行的身體狀況。癌症的患者尤其在癌症晚期的時候通常都會出現癌症惡病質,惡病質是指病人出現虛弱、厭食、體重減輕,並進而導致肌肉萎縮以及脂肪流失。這種狀況除了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以外,並會降低其對化學治療的反應。引起癌症惡病質的原因相當複雜,除了癌細胞快速分裂消耗大量的能量外,癌症引起的疼痛以及癌細胞本身會分泌多種不同的發炎激素,導致身體長期發炎。
另外包括:睪固酮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 缺乏、肌肉生長抑制素過量和糖皮質激素過量等因素。麥格斯(megestrol acetate)是一種合成的黃體素藥物,會影響腦下垂體,產生抗黃體化作用,當患者出現癌症惡病質時,可以使用此藥來緩解症狀。臨床研究上發現服用氨基酸混合物、BCAA(支鏈胺基酸)或富含亮胺酸(Leucine)的食物可以增加患者身體的肌肉質量及體能狀況。
 
11. 微生物群系(Microbiome):
人體內的多處器官,其實是處於於「人菌共生」的狀態,這些人菌共生的細菌稱為:人類微生物群系(human microbiome)。腸胃道內的微生物群系會利用及消耗食物中的營養素,但是他們也會合成人體所需要的多種必須及非必須氨基酸。多項的研究發現透過改變人體腸胃道的微生物組,可以有效地提高癌症患者對免疫藥物治療的反應。研究發現當採用生酮飲食時 ,腸胃道的一種絕對厭氧菌-艾克曼嗜黏蛋白菌細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簡稱AKK菌)會相對的增生許多。而另一項研究則證實,這一支細菌可以提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治療癌症的效果。
 
結論:
雖然研究發現減少單糖的攝取、斷食或生酮飲食由於可以降低血液循環中的糖份,導致胰島素和IGF-1的降低,抑制癌細胞的活性。但是,以這類飲食模式作為癌症治療的輔助治療,目前證據仍然不足。正常的細胞與癌細胞都需要各種氨基酸才能夠存活與複製,但是對某些特定的氨基酸,兩者依賴的程度不同;所以,利用限制攝取某些特定的必須或非必須氨基酸來輔助癌症的治療,似乎是一個可行的模式。但是,有些癌細胞會利用其周圍的組織來幫它製造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協助腫瘤生長,因此降低了透過「飲食限制治療」癌症的效果。另外,癌症的患者尤其在癌症晚期的時候通常會出現癌症惡病質,它除了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以外,還會降低對治療的反應。同時,限制重要氨基酸的攝取也可能會降低患者抗癌的免疫功能,所以應該限制或鼓勵各種氨基酸的攝取會出現兩難的狀況。基本上,患者在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時,應該要攝取充足的營養以維持健康的體能,才是上策。長期補充維他命E,反而會增加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另外,長期補充維他命C 也沒有足夠的臨床證據能預防癌症,但是高單位維他命C被認為具有抗癌作用。綜合來說,目前的研究顯示對癌症患者的飲食建議與一般人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都強調多攝取新鮮蔬菜、水果以及全麥穀物,同時限制脂肪、鹽、糖以及再製食物的攝取。
 
英文文縮寫及名詞解說:
BCAA:支鏈胺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BCAA),便屬於必需胺基酸,可分為:亮胺酸(Leucine)、異亮胺酸(Isoleucine)與纈胺酸(Valine)亮胺酸在3種BCAA中,對肌肉的形成影響最大。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一種治療癌症的新藥,其透過阻斷檢查點蛋白與其夥伴蛋白的結合,阻止發送”關閉”信號,從而使得自己的T細胞來殺死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