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反思看見人才的價值

文/郭于誠醫師(EMBA高階105、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放射腫瘤科助理教授) 
 
在2024年的最後一天晚上,我一個人走到樓下的全家便利超商去買牛奶和一些零食,等著迎接倒數計時。兩位店員看到我就立刻熱情地把我叫過去說她們一直在等我來光臨,已經等好幾天了。我聽完後有點驚訝,以為我遺漏了甚麼個人物品,她們在等我來拿。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有抽獎活動要幫我操作(我不會操作全家的app,她們都會主動幫我操作)。這次抽獎活動有三次機會,結果一共抽中100元外加一杯冰拿鐵,果然「全家就是你家」,幫我省了好多錢。
我們總是說要培養人才、要善待員工,那我們有沒有認真思考過什麼是「人才」?什麼是「好員工」?其實我那一陣子被單位與協會的人事問題弄得心情很低落,辛辛苦苦培養的人才被挖角、或是負荷不了工作的壓力、又或是不滿意薪資待遇要離職等等;自己努力栽培的人才不管是甚麼原因要離開都會讓人非常沮喪,甚至會感到氣餒、做白工,以至於萌生「我再也不培養人才了」的念頭。但是有多少人在事發之後能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反省自己呢?要離職的員工說的理由是真心話嗎?除了思考什麼是人才及好員工之外,我們有沒有反省過自己是不是好主管、好老闆呢?如果沒有意識到這點,就可能會落入不斷地培養人才,又不斷地離職的惡性螺旋中,無法脫身。沒錯,我有意識到這點!因此,每一次有人向我提離職,我都一定親自找他/她來深談並表達慰留之意,也誠懇地希望他們跟我說「真正的原因」。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同樣的事情再發生;就算最後同樣無法挽留,我也真心給予祝福,只有這樣才能讓整個團隊越來越好。
經過這樣的反思之後,我發現有些問題的責任在我,責任在我的部份會深自反省、避免再發生;然而,有些則是再怎麼努力也改變不了的客觀因素,這才是讓我感到最無力的。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上述這些問題,可以在這兩位全家便利超商的店員身上找到我們需要的答案。他們總是把我們這些顧客當成自己的家人一樣,知道我們不熟悉系統就會主動幫我們解決;他們也總是把這間店當做是自己的店在經營,店長有這樣的員工真的要珍惜,因為這種人才可遇不可求。
這個道理套到任何一個職場領域都適用:店長把員工當家人、員工把客戶當朋友、也把店當自己的事業,彼此互相扶持互相依存,有難互相幫忙、有機會彼此互相拉抬,我相信再大的難關都可以跨越過去!
2025又開始新的一年,我從明天開始又多了一個任務,就是支援友院-苗栗頭份的為恭紀念醫院。同樣的道理,或許對別人來說這是「為什麼又是我」的苦差事,但是對我來說早已變成是機會的代名詞(又可以去認識一個陌生的城市了)。只盼望自己的體力能夠負荷,以及周邊能有像全家超商這樣的夥伴,給我適時的幫助!
我很喜歡現在一起奮鬥的夥伴,只要看到你們一天比一天成長就讓我感到心滿意足。即使未來你們找到比這裡更好的發展機會,我都會給你們最大的祝福,只要你們有空的時候回來看看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