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洛杉磯野火燒出 極端氣候破紀錄財損

文/黃正忠博士(化工74、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
 
一位哈佛大學法學院的研究生與我聯繫,他們的研究團隊在進行全球氣候揭露分析時,發現台灣企業的表現和積極性在亞太甚或全球都非常突出,他們對背後的驅動力特別好奇,特別飛到台灣來進行深度採訪。哈佛研究生來見我當天,正是美國南加州史上造成災損最嚴重的無情野火起燒日。
就在川普即將就任美國總統前兩週,美國南加州洛杉磯地區野火肆虐再起,更甚以往一發不可收拾。名流富豪聚集的海岸住宅區「太平洋帕利薩德」(Pacific Palisades)的豪宅瞬間化為灰燼,元月7日緊急疏散3萬多人,才短短一週激增超過20萬人被迫撤離家園。起初二天有六處野火,受損房屋超過千棟,災損預估超過550億美元(逼近新台幣 2兆),然二週後已焚毀超過萬棟房屋,根據研調機構AccuWeather估計,這場野火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介於2,500億美元至2,750億美元之間 (至少新台幣8兆以上),為美國現代史上損失最慘重的天災之一。此加州史上最嚴重的野火,恐怖之處在於超強風及缺水狀況下,發生前幾天有近半地區的控制率為0%,彷若無望的煉獄。
南加州近八個月無雨後的這場野火,富豪宅第燒燼、諸多中小企業受到牽連,根據彭博報導,Keefe Bruyette & Woods的分析師估計,保險業者在此次大火中的損失可能高達400億美元,其實這些年加州野火肆虐,產險公司對於房險的承作日趨保守,使得許多受難屋主雪上加霜,面對龐大損失苦不堪言。
2024年11月全球最大商業組織「國際商會」(ICC)發布的報告指出,2014-2023十年間,極端氣候事件在全球各地造成的損失總額高達2兆美元,等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其中美國遭受的經濟損失最大達9,350億美元,其次是中國的2,680億美元和印度的1,120 億美元,德國、澳洲、法國和巴西位列前十名。此報告分析了4000件極端氣候事件,結果也顯示2022和2023的經濟損失就高達4,510億美元。慕尼黑再保險公司於2025年元月發布的報告指出,2024年因為極端氣候導致的天災所造成財務損失高達3200億美元,其中近四成僅1400億美元有保險支付,過半高達1900億美元的財損發生於北美與加勒比海。
加州是美國環保法令最先進的州之一,一旦成功落地並導致成果豐碩,往往有機會成為聯邦環保法令。加州在減碳、再生能源發展以至於碳交易上,都是美國的資優州。根據加州空氣資源理事會(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 2023年底發佈的數據,2000到2021年間加州的GDP成長超過六成,但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卻能減量超過20%,人均排放量減量超過25%,單位GDP的排放量減量超過五成,這樣的成果堪稱全球首屈一指,卻仍逃不過極端氣候帶來的厄運。
聯合國指出開發中國家氣候行動在2030年前所需的資金估計達5.8至5.9兆美元,而氣候政策倡議(Climate Policy Initiative)的研究則顯示,在控溫1.5℃的情境下,若無法達到此規模的氣候金融,2100年前導致的災損失與成本將高達1266兆美元。
根據Worldometer的數據資料顯示,全球人口到24年已達81.6億,自00年61.7億增加19.9億,增幅達32.25%。來自燃燒化石能源產生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22年為380.5億噸,較00年的256.2億噸增加129億噸,增幅高達50.35%,而同期世界人口增幅僅29.98%。全球減碳不力,氣候變遷持續加速惡化,使全球暖化已常態性觸及1.5℃,人們看到大規模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率將越來越高。
各界若不能在新冠疫災後,看懂保物種多樣性就是保未來疫苗與藥物以對抗新傳染性病毒;若不能在這場富豪受難的洛杉磯野火後,看懂極端氣候的災損風險與低碳轉型的必要性,何時才要覺醒呢?川普總統上任隨即退出巴黎協定,停止美國各項驅動石油經濟退場的舉措,並不令人意外,國際觀察家認為北美受極端氣候的衝擊仍將持續加劇,因為這已是客觀事實。更多平民百姓受難於氣候事件,何其無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