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逢甲大學 陳貴端教授(建智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創所會計師)
承386期P.36
七、家族企業所有權、經營管理權、家族控制權
第一代創業企業家,大多同時擁有所有權、經營管理權、家族控制權,也就是圖中3的位置,隨著企業逐漸茁壯成長,資本增加、組織擴大,二代接班意願及是否參與經營管理及因繼承股權分散,家族企業所有權、經營管理權、家族控制權將產生變化,股權分散,家族成員在家族企業所處位置,亦有移動。圖中5擁有所有權不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純享股利分配權。圖中6是股東參與企業經營管理,非家族控制權範圍。圖中4是股東,不參與經營管理,是家族控制權範圍,圖中 2:非股東參與經營管理,是家族控制範圍。
上開所有權、經營管理權,家族控制權,將影響董監事選任、董事會運作與進而影響家族所有權及管理權世代傳承,及家族永續、企業常青。
八、如何做好家族企業傳承-建立家族決策機制
● 成立家族委員會,由家族成員代表組成。負責執行重大傳承決策,包括:強化家族凝聚力計畫、家族財務及投資計畫、家族人才及接班人培養計畫。
● 訂定家族守則(或家族憲法):
1.讓家族委員會與家族企業運作順利:塑造經營理念與家族價值觀(包括祖訓家規)強化家族凝聚力及向心力,讓成員瞭解遵循。
2.取得股權或退出機制:在不影響成員利益下,股權讓售優先由家族控股單位或家族企業或家族成員買回等。
3.家族人才與接班人才培養機制:家族和企業利益一體,要積極培養經營管理人才與接班人。
● 企業接班人選及淘汰程序與機制:由誰選擇?選擇標準?接班時機?由家族成員接班?或非家族成員接班?
九、如何做好家族企業傳承-家族所有權及管理權安排
1.傳統家族企業:有血緣、姻親關係為主的「傳統家族企業」
● 較多傾向將「所有權及經營管理權」併同傳承二代,以「血緣關係優先」的交班;亦有僅將所有權控制權移交二代,經營管理權交由非家族專業經理人負責。
● 家族成員接班家族利益與公司利益要取得平衡,要能凝聚家族內部向心力,著重長期發展與布局及對外長期關係維持,若發生家族失和,離心力更大,矛盾引發內部爭鬥,影響企業內部凝聚與團結,及企業永續發展。
2.類家族企業:「類家族企業」、同學朋友基於共同經營理念及信念,共同創業夥伴,較多傾向不考慮家族接班,重視企業無形信念與價值觀念之傳承。依領導能力選任,唯才是用,可依循公司治理機制,平衡家族與企業利益,決策傾向「法、理、情」取代家族治理「情、理、法」。
十、家族控制權之設計規劃
1.股權控制
● 家族企業股權控制是指家族成員持有公司有表決權之股份或出資額超過發行有表決權之股份總數半數。另我國公司法規定股東會重大決議(如修改章程、處分重大不動產、合併等)須股東權 2/3 出席 1/2 贊成或公開發行以上公司股東權 1/2 出席 2/3 贊成,決議才能通過。因此,家族股權控制最好能獲 2/3 支持較穩健。
● 家族企業股權控制設計規劃:可設計家族對家族企業股權持有型態,達成鎖股、控股效果及節稅效果、避免控制權旁落。
● 控股方式包括以:自然人或法人持有或以投資公司、家族控股公司、財團法人基金會、閉鎖性公司、家族信託、公益信託等型態持有家族企業股權,境外信託或境外公司或境外免稅天堂方式持股。
因牽涉公司法、證交法、稅法、民法及資金、財務、會計等專業可請專家會計師、律師協助。
2.經營管理控制
● 接控制公司人事、財務或業務經營,係屬於經營管理權控制。
● 找到優秀專業經理人傳承企業核心價值與企業精神,使企業獲利、成長,並創造企業價值履行家族及企業社會責任。
十一、結語
● 以情感與理性共同澆灌家族樹,健康家族企業需要保持和諧融洽的家庭關係,家族企業行為模式講求「情、理、法」要朝「法、理、情」方向調整,將家族治理轉軌公司治理。
● 強化家族企業傳承與企業永續經營健康指標:企業精神、企業行為、企業環境三大構面、傳承力、領導力、凝聚力、文化力、競爭力、責任力、適應力、包容力、服務力。
●重視企業環境及利害關係人權益,保持旺盛學習熱情,持續改善創新能力,讓「家族樹常青茂 盛」,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企業之社會責任 CSR及環境、社會、治理 ESG)朝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s 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