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于誠醫師(EMBA高階105、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中國醫藥大學放射腫瘤科助理教授)
記得以前上課的時候,老師會拿一些成功與失敗的例子來討論,其中有一次就是問大家是不是比別人努力就一定會成功?成功的人或企業繼續努力就一定可以獲得更多的榮耀與財富?事實上,我們常常看到這群渴望成功的人或企業透過不斷地成長與努力而獲得夢寐以求的夢想,之後就開始走下坡。有些是真的在成功後就再也不努力了,最終被競爭對手迎頭趕上,走下坡一點都不意外; 可是也有例子甚至比成功前還努力,卻仍然被競爭對手超越,只能黯然接受衰敗的到來。
為什麼呢?
當時很多人提出不同的意見和觀點,例如:被成功沖昏了頭、成功的光環導致內部的分裂…等等,我覺得都對、也都很棒,值得深思。今天看到的這段話更讓我印象深刻,「未來並不在過去的延長線上」。成功是一份禮物,它肯定了過去的付出與努力的價值; 然而,過去的成功模式也常常限制了一個人的思考能力與範圍、並形成一個難以打破的框架,即使當初的初衷並沒有什麼改變也是一樣。漸漸地,過去的堅持被害怕改變與對無法預測未來的恐懼所綁架,尤其是組織越來越大就會越來越怕犯錯,於是不斷地告訴自己與員工過去賴以成功的方程式、開始制定各種規則、並用命令的方式來要求員工遵守;也因為怕犯錯就更不敢去學習原本不會、不懂、或是不擅長的事情;尤其是領導者本身,怕被員工看穿原來自己不懂反而會更想掩飾。日子久了就變成看似大家都很努力,卻感覺好像不管怎麼努力都有一個無形的框架框住了大家;真正的原因不是大家不夠努力,而是沒有去思考真正的未來在哪裡?誤以為只要沿著過去成功的延長線繼續走就一定可以再創高峰;這個困境的的答案不在原本熟悉的框架內、而在完全不熟悉的框架外;跨越這個框架的方法就是「思考」,只要願意透過思考跨出這個自己劃設的框架就有機會找到答案!偏偏這一步卻是最難,最後可能連原點都忘記了….。
方向對了,慢慢走也會到達終點;方向錯了還拼命努力只會離目標更遠而已。懂思考與不懂思考的人的差別就在這裡,懂思考的人不是不會犯錯,而是他們會不斷去思考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有沒有還不會的事情?永遠保持動能與謹記初衷的堅持、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懂得用合作取代命令、用願景引導初衷、大膽挑戰充滿未知的未來、並在變與不變之間保持最好的平衡。萬一判斷錯了怎麼辦?承認並立刻修正就好~。你可能會問我該如何學習思考呢?我建議你運用我曾提過的「蘋果理論」來思考,蘋果由果皮、果肉與果核所組成,所有的表面看到的榮耀都只是果皮,達成這些榮耀的方法則是果肉,為何要做這些努力的理想與初衷則是果核,也就是原點。透過這個理論去學習思考就能看到過去的延長線所連接的未來是不是你要的未來?然後再決定該怎麼做,這時候你就會發現那個看不見的框架消失了,因為你已經在框架外面了!
沒錯,未來並不在過去的延長線上!但是並非否認過去的一切、甚至刻意與過去的成就一刀切!未來必定是以原點為基礎去發展,用思考去尋找過去與未來的關聯,最後順利完成連結的。
如何善用過去成功的經驗來創造更美好的未來,答案不在努力不努力、而在思考不思考。
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