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2024年 第四季投資展望

 
文/林成蔭(水利78,證券分析師﹝CSIA﹞、財子學堂副總、Money錢雜誌特約主筆)
 
第四季是關鍵的時刻,因為兩件重要大事的結果即將揭曉。
首先,美國第60屆總統選舉將於11月5日星期二舉行,其結果牽動國際情勢和對台關係;其次,目前是景氣擴張期的下半場,何時見頂難以預測,年底各產業將揭露對2025年的展望,投資者可詳加研究據以擬定未來投資策略。
筆者從去年(2023年)持續提醒各位校友,指出「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應積極建立部位,今年(2024年)上半年指出這個策略仍然適用,後台灣加權指數於第三季創下24416點歷史新高,看來本人建議應屬允當。
經濟仍在成長的軌道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 3.2%,明年(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為3.3%;世銀則認為今年的全球成長預測為2.6%,對2025年的預測2.7%。
我國主計總處在8月份公布最新統計,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 (GDP) 最新預測值為 3.9%,較 5 月下修 0.04 個百分點,明年GDP 仍有3.26%,未來經濟發展仍是正向看待。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景氣仍在擴張期,但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且趨緩,有進入下半場的跡象,然而,究竟何時反轉難以預測。
重點是股市總是領先景氣見到高點,發現經濟走下坡才想出場常會來不及,以下舉例說明 : 
以眾人熟知的景氣對策燈號來說,投資界曾有「藍燈買股票,紅燈賣股票。」的說法,主要道理是在景氣循環谷底進場買進,在景氣循環峰頂賣出,看來極為合理,然而,實際使用會有一些問題。
首先是,循環長短難以判斷,看到藍、紅燈就動作,可能操之過急。
例如 : 網路泡沫時,台灣加權指數在2000年2月出現10393點,隨後大幅回檔,2000年12月指數腰斬至4555點,此時,景氣對策燈號出現藍燈(每月燈號約在次月27日公布),行情也出現強力彈升,看來似是極佳「抄底」時機。
可是,此後景氣燈號出現破紀錄的14個藍燈,台股在2001年2月見到6198點之後接連重挫,在同年9月出現接近砍半的3411點才止住跌勢,也就是說,如果看到第一個藍燈就進場買進指數,資產一度縮水逾4成 ! 
2021年也是例子,當年2月出現紅燈,台股多在15000~16500點上下震盪,爾後燈號連續亮出9個紅燈,10月黃紅燈,11月又是紅燈,台股震盪走揚在2022年1月創下當時新高18619點,看到第一個紅燈就賣股應該很後悔。
再者,循環深淺難以判斷,有的谷底峰頂不明顯,也無法成為操作依據。
2004年台股指數在3月衝到7135點後回檔轉,同年8月觸及5255點最大跌幅約26.34%有落底跡象,惟該月景氣燈號還是黃紅燈似乎過熱,然而,此後台股展開攻勢,在2006年5月突破前高漲到7476點。
2007年10月台股攻至9859點,市場上一片「挑戰萬點」的看法,景氣對策燈號是黃紅燈還未出現紅燈,似乎沒有減碼的警訊,但是,當時「次貸」問題已經浮現,2008爆發的「金融海嘯」,將台股投資人帶入3955點的痛苦深淵中!
因此,行情頂點終將在未來某個時間點浮現,吾人必須做好風險管理。
投資策略上,心態可從原本的積極進取,轉變為穩健守成;資產配置上,由先前的股優於債,調整為股債並重;選股時,由過往的偏重科技股,改成價值取向和中小型股為主。
各產業中,AI仍是焦點,大廠投資是否能有效刺激消費者需求有待觀察,國際知名研調機構IDC預估,2025年全球AI手機出貨量將較目前成長73.1%,2028年全球出貨量更將高達9.12億支,2023至2028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預期為78.4%,AI手機將成為手機市場趨勢。
非科技產業中,永續投資為長期趨勢,自行車在2024年持續回升,顯示明顯復甦;生技醫療是國家力推產業,政府將運用台灣製造與IC強項,發展以AI或數據驅動的智慧醫療,提供一站式服務。
特別提醒的是,股市基期已高,修正或整理在所難免,投資標的鎖定台灣五十、高股息、中小、ESG永續等指數型ETF、以及股票型基金、績優藍籌股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