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有機生活 之無塑家園

文.圖/徐筱晴、?鄉有機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從何時開始,人類置身於「塑膠王國」之中?我們享受著「它」帶來的便利,與此同時,「塑膠王國」也在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擴張。不論是「禁塑令」的頒布還是國際草案的擬定,無不在提醒我們,「塑膠」問題亟待解決。
塑膠的發明最早可追溯到1845年,瑞士化學家在一次實驗中意外所獲,用它製造了飯碗杯子瓶子和茶壺,各種各樣的合成塑膠被發現運用。塑膠是從石油煤炭中提取的化學物,一旦生產出來很難自然分解,塑膠埋在地下200年也不會腐爛,而這些大量塑膠廢棄物已經成為生態的夢魘。
誕生和運用的歷史雖然只有短短100多年,但卻讓地球生態與人類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塑膠製品輕巧耐用,加上化學性質穩定不易分解、成本低廉,所以被廣泛運用。我們的日常生活早已離不開塑膠,但塑膠在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之時,也正以各種形式回到人類身上。
人類壽命不過短短百年,塑膠分解卻需要數百年,每年塑膠製品達4億噸,其中有1/3僅使用一次。相當於每天有2000輛,滿載著塑膠的垃圾車,向江河湖海傾倒塑膠,並化為塑膠微粒反撲我們。
每年有800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無法進行生物分解,塑膠只會碎裂成無數小碎片,順著洋流去往大海無數角落。海洋覆蓋了地球3/4的表面積,是氧氣和養分的來源,可以說,沒有海洋地球就不會有生命,現在這個生命起源之地卻正被塑膠嚴重污染中。
而自從塑膠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後,塑膠微粒也就相伴而生了。塑膠微粒比我們想像的更常見,從衣服到化妝品,地球的最高處和最低處最南端和最北端都已受其污染。
進入環境中的塑膠微粒主要來源有:1.在衣物洗滌過程中直接脫落的紡織纖維,入海比例高達35%;2.汽車行駛過程中輪胎磨損脫落的塑膠,比例佔到28%;3. 環境中各類的塑膠製品,包括鞋底磨損的塑膠粉塵達到24%;4.其他……。
科學家證實塑膠微粒經由食物鏈,可以輕鬆進入人體,每個人多少都有,尤其城市中的人平均一天吃掉2000顆塑膠微粒,組合起來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重量,想想真的很可怕!
我們的生活已經無塑不在,若是我們繼續不在意,那受害的最終是我們自己!環境污染造成的生態破壞大多不可逆,我們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身體健康也會有難以逆轉的危害,不過意識到問題願意開始行動,什麼時候都能能盡一己之力。
從現在開始改善,重視每一件「生活小事」,自帶環保杯及碗筷,使用環保袋,穿無化纖衣物等。將保護自然作為己任,盡可能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在生活中全面推動無塑家園,就是一種品德,能讓環境、萬物免於危難!
守護地球人人有責,讓我們一同攜手,為全球「無塑家園」時代的到來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