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引述將接引逢甲人月刊380期的西羅殿傳聞。話說西羅殿的主神廣澤尊王是位少年神—在十六歲得道,有別於其他神明是死後封神。所以活人得道神威顯赫、年青英武且眼睛炯炯有神,極為威武,是抓鬼除魔的大神。其神蹟除了上期提到的屏東枋山下海抓鬼炸油鼎外,在廟中牆上還掛著民國71年8月12日「台灣時報」的真實報導,旗津地區壯年人遇鬼附身,連在地神明鳳山寺均束手無策,其父母只好到西羅殿央請四太保前往驅邪。果真把當地墓仔埔的野鬼陰魂收拾了,此後全庄平安還刻了「神通廣大」神匾前來謝神。
由於西羅殿專辦「鬼事」則有另一傳說。以前每逢七月開鬼門關,各廟都辦普渡招待孤魂野鬼外出宴飲。善良的百姓普渡後均會擲筊:「請問眾兄弟是否滿意?」但就怪在任何人來擲筊均「博無杯」,而引起主事者恐懼是否招待不周將會引起公憤。豈知最後是神明出來解釋,大家都白費工了,因廣澤尊王太威猛兇狠了,眾兄弟根本不敢前來赴宴,因此西羅殿成為全台唯一不辦七月普渡的廟宇,周邊兄弟各自到附近民宅、寺廟去吃好料。若遇非辦普渡不行,則請廟中副配中壇元帥出面主持。
西羅殿的神蹟一鑼匡,唯有此事是筆者親眼目睹。台南的新運河是日治時期,由台灣總督府技師松本虎太所設計,於1922年(大正11年)開工,四年後1926年完工,取代了原有日漸淤塞的舊運河。完工後不僅是台南市區至安平出海港的主要運輸路線,且雙邊河岸規劃了遊賞景點、植栽、夜燈等,景觀一時藯為風景名勝,也是市民晚上的休憩景點,更是青年男女談心說愛的好去處。可是美景未必促成美事,總有一些未能成全的鴛鴦,不是因門當戶對湊不成而一方來此投河,更可能因雙方家長不同意而雙雙來此自盡。久而久之此運河成為自殺之地,此後凡有事業不如意的、支票跳票的(民國60年以前票據法規定跳票要負刑責),因此有自營商號週轉不靈的人、也有丈夫經商用太太為負責人而跳票的要由太太去關、更有丈夫做事業與會計小姐捲款而逃,害太太帶小孩來跳河的、更有家庭不合、子女不孝的,通通來此尋短。從此運河沿岸成為鬼魅之地,抓交替事件層出不窮。台南人就有一句俗語「運河沒加蓋、要跳自己去」來刺激那些不長進的人。
在我初中二年級(民國51年)的端午節龍舟競賽,照例在運河段舉行,當年別出心裁推出了舞女聯隊PK妓女聯隊競爭女子組總冠軍,一時兩岸人山人海、萬頭攢動,大家爭著看實況。不巧岸邊有一艘破船,眾人搶佔上去因而翻覆蓋死了二十餘人,一時河邊陰魂不散抓交替更盛行,一天有一、二件有時高達四、五件造成人心惶恐。最後由市商會出資,央請西羅殿出來主辦法事進行招魂儀式,在當時的警察四分局後面造壇辦事,又在旁邊設了招魂台,並公告社會大眾要求曾在運河沿岸自盡的家屬,一同來參加可在招魂後各自領回家人(相信在現代的社會大家一定不相信此事)。
但是神明事絕不唬爛,本來市商會所提供經費只能辦三天法會,但西羅殿廟方接辦後神明指示,不能只招事故地點的亡魂,必須由台南市區到安平出海港沿途3.7公里的亡魂全部招回給予安頓。結果招了七天才完事,多出的四天經費由廟方全額支付。故事到此大家可能會認為是自擂功德,其實為了取信大眾,在招魂台設有廣播處,每位亡魂招到了都是有名有姓,由出席的家屬接引回家,甚至連年月已久或遠在數公里外的亡魂也都招到廣播給家屬認領,此事傳播十餘年老台南人都家戶喻曉。至於有些招到的亡魂由於年代久遠或家屬未到,則在晚間用三輪車送到青年路上的城隍廟拜託城隍爺安置。
翻船當天筆者正好與三位同學到安平港看船久久未回,家長找不到人以為發生事故還到廟裡求神保佑,當然回到家挨了一頓揍。現在運河沿岸已成美麗步道再也沒人跳運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