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第8號)雲林縣古坑鄉華南實驗國民小學
文/華南實驗國小 楊惠寧準校長.圖/華南咖啡小書屋
海拔400公尺,古坑華南,一座遠離塵囂的小山村,一所用愛耕耘的學校,以高於市價收購在地小農豆子,結合學校咖啡課程,醞釀出一杯最有溫度的咖啡。一杯咖啡,串起逢甲大學建築團隊與華南社區的情感,一棟小書屋,在華南這塊土地埋下閱讀的希望種子。
逢甲華南-註定好的緣分
在逢甲大學50周年校慶時,建築系蘇會長熱切期盼能攜手建築系友一起做公益,將在學校、業界所學習到的建築知識回饋社會,以「逢甲建築小書屋」的想法希望為偏鄉弱勢地區完成百座書屋。
而華南國小是雲林縣政府十九年前裁併學校的第一階段名單,位處偏遠山區,全校當時僅有23個學生,在優質轉型計畫推動後,以打破小校藩籬-無界計畫的創思,在課程上充分展現在地與生活化,也藉由課程設計的訓練,提升教師的專業;在空間活化上,結合學校的需求與特色,營造出學生與社區學習的空間;在與社區結合上,利用特色課程結合在地遊學,創造出學校與社區共生共榮的景象。幸運的從滅校危機到2017年轉型成為公辦公營實驗小學,近三年學生人數近120位,年年滿招,新生要抽籤才得以入學。
華南資深柯老師與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吳教授為國中同學,也同為雲林子弟,在偶然特殊緣分下,進而促成良緣,在團隊彼此分享對話及參訪後,華南榮幸成為逢甲大學建築系偏鄉建造百座書屋中的第8座學校,秉持著回饋與無私的心替偏鄉帶來溫暖,成為學生們遮風避雨的場所,而書屋更是一個知識傳播的家,為學生提供快樂學習的空間。
篳路藍縷共創美好
從107年1月16日動土至108年6月28日起啟用,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及中華民國逢甲建築協會全力推動華南咖啡書屋,不僅由蕭俊碩老師主導設計,更獲得財團法人富宇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贊助書屋工程款項,施作過程不僅須克服山區多雨潮溼的天氣,又要兼顧多元功能的空間使用,團隊確實傷透腦筋,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終於順遂完工,也獲得許多贊助單位的幫忙,如綠屋家居的徐樹潭總經理慷慨捐贈了書屋多套家具,更有多位善心人士捐贈相關書籍,讓書屋注入溫暖,綻放光彩。
華南實驗國小與社區在動土與啟用典禮,跳脫制式規範,邀請社會各界賢達人士、社區鄉親以及全體教職員工學生,以生態祭典的慶賀模式,全村一起歡慶書屋動土與落成,也灑下鮮花,響應華南保育山林,培養孩子敬天惜地愛護大地的情懷。
咖啡小書屋的72變
書屋的運用多元,一樓室內為咖啡課程研究室,牆面由社區返鄉青年繪製從一顆咖啡豆到一杯香醇咖啡的一生,戶外空間則為不定期的小農市集與社區體驗課程操作據點,華南社區近年也成立「學田泉」品牌,開發多元社區產品,提供一個不受區位限制的平台,整合山線、海線、平原的社區產品,並結合企業,推廣雲林社區產品及在地生態,讓產業能量從生產銷售到服務設計持續邁向SDGs永續經營。二樓咖啡多元探究教室,不僅提供學生及社區居民學習各式課程,室內空間結合圖書閱讀角設計,並設有空中走廊連接學校教學行政大樓,學生除了有安靜舒適的環境沉浸在書香環繞的空間,也不定期舉辦說故事活動或邀請各領域專家、 ,也配合夏季畢業展舉辦學生成果展能,形成一個知性的藝文廊道,陶冶學生的藝術內涵。
小書屋的經營以活化社區產業推廣與擴增學校教育為核心,結合華南社區特色產業與咖啡課程為主軸,創造社區與學校共同發展前進的平台,華南在逢甲小書屋的協作下,愈加穩健,成為透過教育、醫療、農業、建築、飲食、文化創意、地方產業、職人品牌,打造成跨區就讀、人口回流、老中青少全員動起來、生態平衡充滿創造力與開放性的里山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