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成蔭 (水利78,證券分析師﹝CSIA﹞、財子學堂副總、Money錢雜誌特約主筆)
筆者在2023年以「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提醒進場建立部位,今年(2024年)上半年指出這個操作策略仍然適用,目前看來應屬允當。
展望下半年,整體大環境仍是有利於股市發展,惟有兩個變數值得關注 : 第一、景氣復甦進入下半場,何時見頂須提高警覺;第二、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為不確定因素,加上地緣政治等疑慮,震盪難免。
首先,從資金面觀察,因通膨下降速度緩慢,美國聯準會(Fed)在下半年仍可能降息,只是次數和幅度應會小於市場人士原先預期,另外,放慢縮減資產負債表對活絡資金有所助益。
台灣央行雖在3月預防性升息半碼,主因是電費即將調漲、淨零等政策,可能造成通膨降速減緩,所以做了預防性升息,由於4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95%,4月核心CPI為1.81%,也低於2%,再升息機率不高。
再者,從景氣面分析,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在5月的預測中,將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值,由2月份的2.9%及3%,上調至3.1%及3.2%,並指出美國經濟活動有韌性,使得全球經濟增速高於預期。
台灣的主計總處則宣布,在外需動能已漸恢復,內需則穩健成長的環境中,將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3.57%,較前次預測上修0.14%,但全球景氣仍有許多不確定風險,且終端需求恢復不如預期,復甦力道和緩。
整體而言,基本面的數據透露出,企業獲利進入成長階段,股市總是領先反應,在第一季就突破2022年的18619前波高點,第二季還續創新高。
特別提醒的是,從景氣循環的角度來看,現在已經脫離谷底進入擴張期,往高峰邁進,股市也將提前見到高點。
以景氣對策燈號為例,在2022年11月到2023年8月出現連10個代表蕭條的藍燈,9月升到黃藍燈,10月又掉回藍燈,11月又回彈到黃藍燈,到今年1~3月連續出現代表穩健復甦的綠燈,4月份燈號是黃紅燈,進入景氣高檔區。
觀察另一個重要經濟指標,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5月份數據強力彈升6個百分點至55.4%,結束連續14個月的緊縮轉為擴張;5月未季調的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微升0.1個百分點至54.2%,已連續19個月擴張,顯示出經濟回溫。
科技產業中,生成式AI仍是投資焦點,科技巨頭推出聊天機器人,AI也能生成影片並進行語音互動,人形機器人等運用,對圖形處理器 (GPU) 帶來更多需求,相關AI晶片、伺服器的拉貨潮將繼續延伸。
值得留意的是,終端消費市場將成為焦點,其中,包括 AI PC 與 AI 手機即使尚未有殺手級應用,將為相關品牌、代工組裝、記憶體、高速傳輸、網通等族群帶來想像空間,需求陸續增加。
非科技產業中,永續投資為全球長期趨勢,將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ESG) 因素納入投資決策,能源轉型和低碳技術等領域可望吸引資金和人才投入,相關的新能源供應鏈亦可追蹤。
沉寂一段時間的生技醫療產業亦可關注,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科技應用,對生醫產業發展頗有助益,國內如佳世達、和碩、鴻海等多個科技集團已投入整合商業模式,生醫產業能見度不斷提升。
因股市基期已高,修正或整理在所難免,先前建議的分批布局仍可持續,但以回檔再進場為主。承接標的鎖定台灣五十、高股息、中小、ESG永續等指數型ETF、以及股票型基金、績優藍籌股等。
樂觀之餘,也必須有風險意識,以台灣加權指數為例,本波牛市在台積電、聯發科等權值股領軍下,自2022年10月的12629點拉升,漲幅在全球各國股市中名列前茅,尚未出現過比較大的修正與沉澱整理,累積賣壓不輕。
另外,美國總統大選將於今年11月5日舉行,共和黨的川普來勢洶洶,民調略勝過現任的拜登總統,由於川普行事風格難以預估,一旦當選可能導致美國外交、國防、貿易、能源、移民等政策大幅調整,為重大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