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無人機空中攝影 紀錄地景變遷

 
 「城市變革 台中新未來」之策展
文.圖/逢甲大學GIS中心
自民國54年起,臺中市政府積極推進城市基礎建設和功能轉型,為了讓市民更加了解土地開發的成果與政策推動的實際範疇,由逢甲大學與易圖科技協助臺中市政府地政局辦理成果展覽。此次的成果展,為臺中市政府地政局近期對外大型展覽活動之一,並以無人機空拍技術為主軸,透過資料蒐集、整理與地政局各科室之合作,將臺中市近六十年來的土地政策與城市變遷,以實體展覽、成果專刊及動態影片的方式於今年四月九日展出。開幕當天以「市地重劃」、「區段徵收」和「大事記與重大公共設施」作為展覽的三大主題,從民國54 年第一期大智市地重劃至民國107年烏日前竹地區之區段徵收(如圖一),迄今逾六十年的建設開發,所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城市變革也帶動台中新未來的城鄉發展。
開幕當天由台中市地政局吳存金局長主持開幕(圖二),並熱情邀請地政士公會、不動產估價師公會、不動產代銷公會、租賃公會、測繪產業及大專院校等各界蒞臨共襄盛舉。於致詞中提及「這次成果展不僅是對過去半世紀來台中市發展歷程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發展的展望,台中市地政業務持續朝向智慧地政共榮大台中努力」。若以第一期大智為例,面積約為14餘公頃,是由省政府辦理台中市的第一個市地重劃區,該區重劃前多為稻田農地使用,農戶三合院散居其中,且無公共設施;然而於重劃後道路、橋梁及溝渠等逐步健全化,並帶動地方經濟;目前大智公園亦是台中「美樂地」公園計畫之一,在配合友善共融的特色公園的設計之下,園內數十棵的風鈴木,於每年三、四月盛開,地上出現一大片花毯,成為每年熱門賞花景點(圖三)。 
於民國100年期間,陸續辦理水湳機場原址(北側、南側)、台中糖廠及捷運文心北屯線機場及車站之區段徵收。而逢甲大學與水湳機場比鄰而居,這佔地約250公頃用地由機場(如圖四)蛻變為水湳經貿園區,中間對於行政程序、規劃及開發歷經十多年的演化過程,已經融合了商業、住宅、文化和生態的綜合性園區。中央公園是園區的綠色核心,佔地廣闊,提供民眾和遊客休閒的場所,園區內設置十二感官體驗,是心靈療癒及放鬆的好去處;而即將完工的會展中心是園區的商業心臟,未來將提供一流的會議、展覽和商務活動場所,讓台中市的會展環境更上一層樓。另外在園區中的「台中綠美圖」,據係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日本建築師以及台灣知名的建築師事務所跨國合作設計,亦令人期待。逢甲大學的共善樓之興建,亦融合園區生態和環保開發概念,未來與園區的發展更能相互輝映。
此次成果展示雖已閉幕,然各重劃及徵收區的展示品亦陳列於地政局或各所轄地區之地政事務所;另一方面則延伸運用各開發區空拍影像,出版成果專刊《蛻變-美好台中的多元面貌》(圖五)。如本書序言中提及:以書冊方式留影臺中開發區的豐碩成果,展現蛻變後的美麗風貌;邀請與會及此書冊之讀者,共同見證台中市一路走來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