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電價費率 對消費者、電業及經濟影響

文/逢甲大學陳貴端教授(曾任職台電及經濟部聘任核四廠興建監督專案小組委員、逢甲大學客座教授、建智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創所會計師)
 
今年三月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核定四月一日起調漲電價,攸關物價、民生、經濟,乃誘發筆者撰文從公用事業經濟(Public Utility Economics)角度介紹電業特質及電價費率對消費大眾、電業及經濟影響。
 
電業不同於製造業及買賣業具有下列諸特質:
一、自然獨占促進經濟效率:電能之供應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影響公共利益甚大,不同於一般經濟活動,故列入公用事業之範疇。公用事業通常具有「民生所必須,不可或缺,影響經濟重大」具自然獨占(natural monopoly)之特性,「競爭」會產生浪費及不具效率,限制競爭並不一定能達到增加潛在效率:「自然獨占」最主要基本概念,在經營效率之提高與否,此有賴生產同一產品諸廠商減少「不必要之競爭」,提高效率,減低成本,最重要者,在避免設備之重複-就電業而言乃指輸電與配電設備、地下電纜,架空電線、變電所,維護人員及其他設備等。其次是必須具備大規模生產所產生之內部經濟。此外,電力之供應在用途上並無完全替代品,基於上述之特性,電業可稱為自然獨占。
二、電能不可儲存與龐大的設備投資:電能是一種不能儲存的商品,用戶打開開關需求之瞬間電業必須立即生產供應,為保證充分供電,必須具有之發電設備之裝置容量,至少要等於所有用戶之最大負荷,惟用戶之用電需求,有尖峰期與離峰期之週期性變化,為提升設備利用率,乃有尖峰負荷定價法(Peak Load Princing),按尖峰期、離峰期用電時段差別定價。
三、立法監督與管制:電業因具有獨佔性,不適於自由競爭,且其為公用事業,其經營優劣與售價高低,直接與社會大眾利益相關,政府為保障消費者與電業,乃透過立法機構加以管制,管制之目的,使電業之經營須經特許,保證履行良好的服務之責任及供應良好品質之電能,及消費者能在合理價格下獲得電能之使用,防止不公平之差別待遇。另管制委員會對電價費率之核定,能讓電業對其所投入之財產價值能收回合理報酬,藉以可由自由市場吸取更多資金,以因應日益成長電力需求所需之擴建基金,俾能提供良好適當之服務。」
四、電價費率(Electric Tariff)是供應電能所收取費用的價目表(a tariff as a list of charges),包括有兩種意義:一為費率水準(Rate level):係指全部用電之平均售價,管制機構對電業之管制標準。一為費率結構(Rate Structure):係各類用電每度售價。通常,在一般財貨市場中價格之決定,受供需因素之影響,若無外力之干預,其均衡必能滿足供需雙方。然電業具有自然獨占之特質,故其經營型態,或歸民營由政府加以管制;或由政府直接經營(公營),此即哈佛大學財政學者R.A.Musgrave所說的「企業之所以要公營者,乃是要以公共經營去取代公共管制」。不管電業為民營或公營,其費率之訂定均需經費率管制委員會之核定,而非由供需雙方所決定。而費率之決定是以服務成本(Value of cost)為下限,以服務價值(Value of service)為上限。電價制定直接影響人民生活費,工商業的營運與電業的經營,間接影響到政府政策之運用與財經目標之達成。
電價費率之訂定通常含有濃厚之「政策」意味,往往為配合政府政策目標而加以調整,其對消費者、電業及經濟之影響頗為深遠:
一、對消費大眾言:電價費率為消費者用電代價,如電價太高,消費者將蒙受不合理剝削,或迫使消費者尋覓其他替代能源或自行發電,影響資源之配置效率;反之,電價太低,消費者大量使用電能,可能造成浪費,對消費者言,在短期內雖可享廉價電能,惟長期可能使電業財務發生虧絀,無法擴充設備而被迫降低電能品質或採取限電措施,使消費大眾蒙受不利。
二、對電業本身言:電價費率為電業服務成本,電價太高,將迫使消費者覓尋其他替代能源使電業無法享規模經濟之利;電價太低,將影響電業財務之健全,無法累積內部資金,吸收外部資金,以滿足日益成長電力所需之擴建資金,迫使電業步入枯竭之境。
三、對國家財政言:電業為資本密集及高度技術之產業,開發中國家在經濟發展初期,資本累積不易,一般均由公營,倘電價費率偏低,其虧損需由政府補貼,已開發國家資本市場形成、技術進步,可考慮開放民營。
四、對國家經濟言:電價費率訂定合理與否,將影響能源運用效率及資源配置之合理性,調整適當與否,則影響物價波動,甚或導致通貨膨脹,影響民生及工商業經營成本與產品對外競爭能力。此外,不當之電價將影響電業之財務狀況,使電業被迫限電、停電,影響國家經濟甚鉅。
世界各國莫不視能源問題為經濟之首要問題,並設專責機構負責制定能源政策,解決能源問題,消除、降低能源供給不安定與能源價格變動對物價、民生及經濟衝擊。能源政策會影響供電系統配置,進而影響供電成本與電價費率,電價費率要能適時反映供電成本,且讓電業有合理報酬,才能永續經營,提供充足、穩定、潔淨電能,支援工商業及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