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第一章:從基因演化的理論談起

文/曹昌堯醫學博士 (中山醫學大學內科學教授、逢甲大學EMBA高階101、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細胞治療中心」)
前言:
1997年美國人Dr. Weindruch 在著名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一篇啟發性的研究:他們發現當終身限制小老鼠的卡路里攝取量時(也就是說讓小老鼠經常處於吃不飽的狀況),不僅可以延緩小老鼠的老化,而且可以增長牠們的壽命。這讓我想起以前我祖母經常說的一句話:「一個人一輩子要吃多少是注定的,所以吃越多,死的越早。」
 
間接斷食才是人類基因適應的進食習慣:
20萬年以前現代智人(Homo Sapiens)在東非出現,開始了人類的發展史,但是直到大約1萬年前,人類才從狩獵為生進化到農業畜牧的社會,即便在農業社會,人類也從未如現在我們的生活模式:採取三餐進食,甚至外加點心、宵夜。人類漫長的狩獵時代當然是經常處於飢餓的狀況,即使來到農業社會的時代,也未能如當今的人類幾乎天天處於飽食的狀態。雖然在250年前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的社會開始變得富足,食物的來源變得充裕,但是,人類日日溫飽的生活也僅限於最近的50年。人類這個物種的基因在過往的20萬年中,因應飢餓時間多於飽食時間,發展出一套特有的新陳代謝模式,不可能在短短的50年演化適應到現在的飲食方式。況且,相較於狩獵、農業的生活時代,人類必須為取得食物所付出的勞力、體力遠遠低於過去,現代人似乎該有更長的飢餓時間,同時攝取更少的食物。
 
吃飽或飢餓時身體的新陳代謝發生了什麼事情?
細胞主要的能量來源是糖及脂肪酸,大腦是使用糖最主要的器官,人類攝入的糖50%以上由大腦使用。吃飽後身體先使用糖分為能量來源,脂肪則轉化成三酸甘油脂儲存於脂肪。空腹8-12 小時後,三酸甘油脂降解成脂肪酸及甘油,此時肝臟將脂肪酸轉換成酮體(ketone bodies ),飢餓時酮體是許多組織的能量來源,特別是大腦。使用脂肪酸與酮體作為能量的來源,可以降低「呼吸交換率」(respiratory exchange ratio; R值),顯見使用它們最為能量的來源,是具有較高的代謝彈性及效率的能量產生模式。更重要的是:酮體可以傳遞訊號給細胞或器官,使其產生各種蛋白或分子來進行抗氧化作用、DNA修復、蛋白品質調控、粒線體生物合成與自噬作用,進而抑制發炎反應、維護細胞或器官的健康,達到抗衰老甚至延長壽命的效果。
 
結論:
人類的身體在吃飽或飢餓的時候各自進行不同的功能,吃飯後細胞開始進行組織特異性的成長與重塑,飢餓時細胞啟動抗發炎與淘汰、復原的功能。現代人三餐飽食加點心使得飢餓時的生理功能被剝奪,文明病因而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