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欲求變革 組織先行

文/許士軍(逢甲大學董事、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書香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觀念和行為間存在的鴻溝
時至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今天,再來強調創新對於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在觀念上實已多餘。然而,問題是,人們在行為上似乎仍然停留在追求效率或成本的傳統典範層次,和創新的做法形成不自覺的嚴重落差。這種情況,代表策略上的創新觀念和日常行為之間,存在著嚴重的慣性鴻溝。
面對這種情勢,企業似乎應該回過頭來,好好檢討,為何行為會落後於創新的緣由。如果不從這方面著手,恐怕將使得創新一直成為只是一種好高騖遠的口號。
 
什麼是傳統的組織
讓我們回想一下,傳統性組織是怎麼行事的。首先,人們先將構想中的工作,明確界定其程序和內容,並將工作細分,訂定工作說明書(job descriptions);其次,將這些工作轉變為職位,依某種標準予以分類,設置部門(departmentalization)。最後,在這些工作和部門間規定其一定之權責歸屬(chain of command)。同時,在設置部門及職位時,必須考慮所謂「控制幅度」(span of control)的限制。
如此,算是設置了一個組織的基本架構。
除了這些結構性做法外,還得在組織運作方面,訂定計畫,設立預算,並以所謂標準作業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或關鍵成功指標(key success indicatiors,KSI)做為衡量績效的標準。
諸如這些作為,一向被稱為是「制度建立」(institutionalization)。不但早期管理者均奉為圭臬;甚至今天,仍有許多人對此深信不疑,以為這種做法就等於是管理。
我們不能完全否認,上述想法及做法有其適用之事項或狀況。但將這種機械模式應用到創新或策略上,幾乎可以說是背道而馳。一方面,凡可以採行這種機械方式的工作,幾乎都可以予以自動化,不必由人去做,而且往往做得比人還好。另一方面,在一些較大規模或複雜事務的組織裏,採取這種「組織模式」,不僅使其運作發生僵化;尤其在變動的環境下,將發生處處脫節,捉襟見肘。使得身處其中有如一顆螺絲般的工作者,不知所措,也失去了判斷的能力。
 
「例行化」的無限放大
長久以來,人們對於管理的認知一直建立在將分工合作「例行化」(routinization)的規範上。這不是沒有理由的,從好處來說,在這種模式下,有了SOP,人們可以不必每件事都必須重複摸索,大大節省時間和精力。但在這個優點之上,將會產生僵化問題:就是隨著外界環境的市場、客戶及競爭的變動,SOP如何隨之改變?恐怕一片茫然。
在這種情況下,使得組織產生一種自我矛盾的挑戰。一方面是謀求保持穩定,另一方面又面臨必須調整或改進的需要。不幸的是,人類一般傾向於保持穩定,抗拒改變,這是造成創新的基本阻力。
針對這一情況,學者Gary Hamel曾經取喻,創新有如教狗用後腿走路一樣的困難。
 
個人是無能為力的
再者,除了上述困難外,人們討論創新,往往只考慮組織中的個人。以為只要憑藉個人意願,即可產生創新。事實上,在一個僵化的層級結構組織中,原有做法根深蒂固,任何變動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個人的努力,往往是無能為力的。
在這情況下,如果不從組織下手,即使針對成員個人,採取諸如甄選、培訓或激勵手段,恐怕其結果仍然是徒勞無功的。
 
策略和組織,何者創新為先?
如上所述,如果創新乃來自策略的需要,而其落實又有待組織之支持。在策略和組織兩方面,究應以何者為先?在學者間,就出現兩種不同的主張。
一方面,有哈佛大學研究企業史著名的學者Alfred Chandler,他所揭櫫的「結構追隨策略」(Structure follows strategy),主張創新應由策略引導組織。由於這種主張,已為一般研習管理者所耳熟能詳,在此不待贅述。
 
欲求變革,組織先行
但是,另一方面,又有另外一種「欲求變革,組織先行」的主張。譬如,學者Abraham Maslow——也就是提出「需求層級理論」的那位心理學家——就曾舉出一個十分生動的例子。他所舉的例子,就是美國林務局(The U.S. Forest Service)曾為鼓勵員工創新,特別採行了一個建議制度,鼓勵員工提出創新方案。不過,組織規定,任何人要投出建議,必須填寫長達四頁的表格。結果經過四年,只收到252件提案,平均每年只有大約60件提案;換言之,以全局2,500人計算,一位員工要四十年才會提出一個建議。
有鑒於此,局方遂宣布改變做法,員工提出建議案,只需要寫一個簡單摘要,透過電子郵件傳給負責主管。如果三十天內未收到任何答覆,不需要高層核可,就可直接付諸實行,結果一年內就收到6,000件提案。這個例子,淺現地說明了,由於組織規定之不當,如何壓抑了創新。
創新性組織和機械性組織相比,並不只是在技術上增加什麼或調整什麼,就可以改變什麼。二者之不同,乃是代表整個經營典範的轉移。基本上,創新組織所要培育的工作者:首先,在鼓勵他們能夠主動配合環境,發掘自己該做的工作;其次,為了達成任務,可以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再者,這時為了達成任務所形成的團隊,也不再是固定不變的層級結構,其形成和消失乃是隨著任務而定。換言之,創新組織是有機的,而不是機械的。
 
使命、定位和文化
總而言之,創新組織的運作,並不是靠由自上而下詳定辦法推動,也不是屬於某個人的能力或某一個部門的責任。基本上,它乃是來自於一個組織的使命和定位。創新乃是一種文化,靠由這種文化以驅動整個組織的策略想法以及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