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品旭(電子83、廻鄉有機事業體董事長)
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對國人健康也帶來莫大的威脅。小朋友們所吃的食物,大多不是自家媽媽種的蘿蔔,或是鄰家爺爺生產的高麗菜,或許是因為餐桌與土地的關聯性變的薄弱,看著桌上的食物,我們很難聯想到它們生長在怎樣的環境,也很難去關心這些環境發生的問題。在以往的學校課程中,鮮少教育我們對於農業環境與飲食生活的正確認知,造成我們對於食物生產過程的無知以及與土地之間的斷裂。
面對自然環境的快速破壞,天地萬物幾乎無以為家,人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問題,如何從小改變飲食觀念,加強學校教育與農業生產的連結,進而去關心整體環境的問題,這正是『食農教育』扮演的重要角色。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未來,食農教育課程也許眼下看不到立即的獲利,但我們期望在孩子們心裡埋下一顆愛鄉、愛土的種子,讓他們有機會發芽、茁壯。』
其實認識食材來源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透過農場體驗活動,帶領學生實際用雙手碰觸土壤,用眼睛觀察作物的生長,用心感受大自然的運行,加強農業與人們生活的連結,提升農業、環境與人類的情感關係,進而學習落實永續生活的方式。
自然環境破壞容易復育難,有機農業已被證實是目前最能復育土壤,恢復生機,和萬物共生共榮的生存方式,若是能讓有機農場與學校合作,推廣有機教育,並藉此讓學生熟悉他們生長的土地,重新看待土壤、農業與環境的問題,從學校到家庭,影響的不是課堂上的知識,更是全面性的推廣!
校園食農教育推動有機環保觀念,讓學童在農耕與飲食體驗中,瞭解食物與人、農業、土地、環境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並結合周遭自然資源推廣環境教育特色體驗課程,培育學生認識所處環境的文化生態及風土民情等特色,而透過永續環境與自然人文的體驗學習讓知識能力更貼近生活。
「讓有機生活在校園紮根」絕非一朝一日的政策,是一種無可取代的生活態度,世界各國莫不以此為重要的教育方針。
當我們取之土地,用之土地時,大地同時也反撲,在全球各地災難頻傳,地球暖化惡象愈來愈威脅到我們的生存條件時,有機種植顯得格外意義重大!有機教育要從小開始紮根,但課本上的知識總是比不上親身的體驗!透過食農教育的推廣,讓孩子從飲食的選擇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再搭配校內外的課程教學,才是融會生活的最佳教材,更可直接幫助到有機農民,促進有機農業發展,為孩子的健康把關,徹底杜絕農藥殘留的危害。現在我們努力為孩子保留一片淨土,未來,我們要靠孩子們替我們繼續守護這一片家園,這是一份對地球的愛更是責無旁貸的使命!
備註:
一、臺灣的「食農教育法」在2021年12月底通過草案初審,2022年立法院通過三讀。
二、為了讓食農教育更全面,農委會於2018年即開始建置「食農教育教學資源平台」,同時也推動全民食農教育運動,鼓勵健康飲食生活,2020年開始舉辦「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選拔活動,提升全民的食農素養。在生活習慣的部分,除了學會如何挑選食物,最重要的就是「在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