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為什麼上管理課所學的, 有時讓人覺得有如「隔靴搔癢」?

文/許士軍 (逢甲大學董事、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 書香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用「隔靴搔癢」這一成語,形容同學們上管理課程的感受,是一個困擾我多年的問題。當然,在此並不是說所有同學都有這種感受,但卻相當普遍。此外,還有另一種更為糟糕的情況,就是有些同學只是為了上課而上課,內心並不期望從課堂上學到什麼,或者認為學了又會有什麼用。在這兩種心情下願意安靜聽講,記筆記,似乎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
在此也必須承認,造成這些情況的,並不全是同學的問題。諸如課程本身和題材,教師的表達能力及教導方式等等,也是可能原因。但是在本文中所要討論的,乃是造成前述那種情況下的背後制度因素。
在此,必須強調的,這裏所談的,主要是指管理課程,或是被認為屬於專業性(professional)課程,並不包括其他屬於學術性學科。因為只有像管理這類屬於「專業性」學科;學習的目的,乃是求其能在實務上加以適當有效的應用;本身屬於應用性質,而非理論的學習或鑽研。
因此這裡所說的「隔靴搔癢」,就是指所學的東西好像和實務沒有什麼關係,以至於他們好像只是存在於教室中,離開教室別無他用。
造成這種感覺的原因很多,在此先從一個屬於「個人性向」(personal aptitude)原因說起。
 
「個人性向」
這是一個十分基本的原因,如前所述,管理屬於一種應用性質的能力,它和學術性學科,如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政治學等社會科學不同。儘管這些理論性學科可能是有助於開啟解決問題的想法和辦法,但是他們是屬於上游知識,這和屬於下游的應用能力,有其本質上的差異。換句話說,解決問題能力,固然含有知識成分,但其本身是綜合性、跨領域的和問題導向的。管理者面對所要解決的問題,必須將有關環境情況與資源條件等考慮在內,做為他解決問題的先決或前提。更重要的,他更要將解決辦法透過團隊合作與努力,才能達成任務。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從事這種性質工作,或會感有興趣,這和一個人的「性向」(aptitude)有關。這說明了,為何國外對於有關MBA入學申請,多數要求申請人通過某種「性向測驗」,以免得錄取了不具備這種性向的申請人,他既不易學好這種課程,日後也可能感到和他興趣格格不入。這種很自然的性向差異,可能就是上課會產生「隔靴搔癢」的一個基本原因。
 
實務經驗
其次,即使有了適合的性向,但要同學對於所學的內容能夠真正理解和吸收,和他是否已有從事這類實務工作的經驗有密切關係。在此所謂實務經驗,是相當廣泛的;或更準確地說,是指他是否有在家庭以外的組織從事與人合作並承當任務的經驗。因為他從這種人的互動中,所感受到的迷惑、挫折和失落,或是快樂和成就感,使他才能對於課堂上所講的,產生回應和結合,才能內化為自己的心得。
 
文化差異
第三個更深層的原因,乃是和我們所學習的管理知識內容本身的文化和時間背景有關。無可諱言地,目前我們所用的教科書,甚至個案,主要是舶來品,尤其是美國。這方面的知識,從早期的動作和時間研究,霍桑實驗到馬斯洛需求階層理論、目標管理以及到稍後的策略競爭優勢理論、企業文化等等,幾乎都是西方或美國文化下的產物。
這些管理知識和經驗,在相當大程度內,他們是所謂「culture-specific」(你看,這也是一個來自西方的文句例子)。
舉個例子,以前文中所提到的「需求階層理論」而言,從個人「生理需求」以至於「自我實現」,基本上乃是屬於個人主義下的產物。反之,在華人社會中,一個人的成就一般和他的家族是分不開的,所謂「揚名聲顯父母」或「光宗耀祖」的想法,即使在今天,至少仍然是潛藏在人們的內心意識裏的一種動機成分。
即使我們讀的這些知識,已譯為中文,但是它們在骨子裏所傳達的,仍然是西方的文化和社會下的產物。將這些理論移植過來,只要涉及歷史文化的——尤其在個案討論中——都難免會讓同學們(甚至包括老師在內)感到「隔靴搔癢」。
 
EMBA學程
近年內,國內大學紛紛舉辦EMBA學程,由於所招收的,多屬業界人士,他們大多已有相當豐富的實務經驗;而且事實顯示,他們應該也具有這方面適合的「性向」。自管理教育本身而言,這種入學資格設計是較為理想,也和美國一般MBA入學資格條件相近。但問題在於,如果他們所自然內化的經驗是在地性的,而教科書所講的卻來自西方的,二者間可能有相當出入,在這情況下,也可能感到「隔靴搔癢」。不過,較樂觀地想,這種互動,或者會令人驚奇地產生什麼融合效果?這應該也是一個十分有趣而值得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