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2023年下半年 投資展望

文/林成蔭(水利78,證券分析師﹝CSIA﹞、財子學堂副總、Money錢雜誌特約主筆)
 
一代文豪莎士比亞作品中的名句:「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用來形容台灣下半年的景氣,應該頗為貼切。
年前,通膨巨獸來襲,各國央行無不嚴陣以待,執世界牛耳的美國聯準會(Fed),自去年3月起啟動升息循環,後於6月縮減資產負債表,速度之快,幅度之猛被稱為是1980年代以來最激進的緊縮週期。
今年5月,當FED升息一碼後,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來到5%-5.25%,為2007年以來最高水準,FED主席鮑爾終於暗示,緊縮周期或許告一段落,未來幾個月,利率可望處於高檔盤旋,市場開始猜測,何時降息。
降不降息與通膨和景氣有關,如果通膨降溫,適度降息有利資金流動活絡經濟,比較麻煩的是物價居高不下景氣卻每況愈下的停滯性通膨,或著是雖然通膨下來,經濟卻進入衰退期,此時央行會迅速降息,但股市會掉的更快。
幸而目前觀察,未來通膨會逐漸降溫,景氣發展陸續觸底,以「軟著陸」機率較高。 
國際貨幣基金(IMF)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3 年全球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為 2.8%,2024 年為 3.0%,兩個數據都比 1 月的預測值下修 0.1 個百分點,主因在於一些較大經濟體的表現較弱,以及貨幣政策收緊以對抗通膨。
IMF也指出,台灣2022年經濟成長率達到2.5%,預估2023年經濟成長率為2.1%,較去年10月預估值下調0.7個百分點,看得出對本年度保守的基調,2024年則可達2.6%。
無獨有偶,台灣主計總處公布的第1季經濟成長概估為- 3.02%,創下2009年第3季以來最差表現,經試算全年經濟成長率降至1.67%,明顯低於各專業機構的預估,看的出今年景氣復甦之路甚為顛簸。
經濟疲弱的主因在於外需不振,出口自然低迷,而且具領先性的外銷訂單3月份金額為465.8億美元,年減25.7%,已經是「連七黑」,預估4月外銷訂單金額恐將連八黑,這個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不會立即結束。
從產業面觀察,不少大型經濟體呈現製造業冷,非製造業溫的「不均衡復甦」狀態。
世界各主要國家如美國、歐元區、日本公布的4月採購經理人指數皆透露出製造業弱勢,非製造業則處於擴張階段,中國則是雙雙跌回50以下,顯示出解除封控政策效果維持三個月,經濟動能不如預期。
台灣的發展類似,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為42.8%,為創編以來的次低紀錄,也低於50的景氣榮枯分界,內需為主的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為55.8%,連續六個月擴張。
再者,從台灣的景氣對策信號來看,3月份亮出第5顆代表低迷的藍燈,綜合判斷分數為11分,比起前一個月增加1分,第二季全球景氣仍未看到反彈訊號,惟領先指標不含趨勢指數為100.70,已較上月上升0.66%,展現生機。
值得留意的是,景氣走勢並非直上直下,而是周而復始的循環,現在既然是下滑的收縮期,未來遲早進入回溫的擴張期。
根據國發會估計,這次景氣對策燈號最快脫離藍燈區的時間點將在第3季,台積電法說則指出,營運快結束谷底,預計庫存調整到第三季,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
由於股市往往領先景氣落底,如果下半年台灣經濟將重回成長的軌道,股市將會於上半年打出底部,本欄先前建議的分批布局ETF、基金、績優股票等策略沒有太大改變,可以擴大每次投入的金額,以建立基本部位。
特別提醒的是,近年國際政經環境變數多,例如烏俄戰事、銀行破產等風險仍有可能浮現,其次,景氣衰退時間和幅度也可能大於預期,股市主流也可能調整,應設立停利(損)機制,並嚴格執行,可成為本波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