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肺腺癌治療的決戰點

EGFR mutation(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點,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文/曹昌堯醫學博士(中山醫學大學內科學教授、逢甲大學EMBA高階101)、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細胞治療中心」

治療肺腺癌時,癌細胞是否存在Druggable Mutation(有標靶藥物可治療的基因突變),例如:“EGFR common mutations”( 表皮生長因子

受體常見突變點)(註解1),決定了治療的命運。有druggable Mutation 的第四期(末期)肺腺癌患者經過標靶藥物治療後,平均存活期

為二年以上,沒有druggable Mutation的患者,無標靶藥物可用,平均存活期小於一年。

案例分享:

2022年夏天,同時來了兩位新診斷的肺癌病人,一位50多歲女性、不抽菸,及一位60多歲男性、抽菸的病患,兩個人來的時候症狀都是咳

嗽及呼吸困難,他們的肺部X光檢查同樣呈現「滿天星」的腫瘤(多發性肺部腫瘤)。這種肺部出現滿天星的腫瘤,原發的位置可以是肺部

,但是最常見的是來自於大腸直腸癌、頭頸癌或是泌尿道癌症的肺部轉移。兩人均接受電腦斷層導引肺部切片手術,再透過病理學的特殊

染色技術IHC staining(註解2),正確的分辨出癌細胞的起源器官為肺部。

女性患者的癌基因檢測發現具有”EGFR mutation”,突變位點為”L858R”,這是個有標靶藥物可以治療的突變點。男性患者的癌基因檢測,

不幸地找不到有藥物可以治療的突變點,只能接受化學治療。

各自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兩個人的命運卻大不相同,女性的肺部X光檢查:腫瘤明顯的消失,男性的卻惡化得非常嚴重(見圖二、圖四)

,不久即住進安寧病房後往生。


本次案例學習重點:
1. 治療肺腺癌須要努力去尋找癌細胞是否存在Druggable Mutation(有標靶藥物可治療的基因突變)。
2. 60%的華人肺腺癌患者具有Druggable Mutation,其中,女性、不抽菸的患者比例更高。

3. 肺腺癌最常見的Druggable Mutation是EGFR mutations”(上皮細胞成長荷爾蒙接收器突變點),例如:19Del、L858R,其他非EGFR位置

點的Druggable Mutation占比都很少 (< 3%),如:ALK、ROS-1、BRAF 、c-MET,等。

4. 有標靶藥物可以治療的肺腺癌,有效治療(腫瘤減小一半以上)的比例是70%;反之,沒有標靶藥物可以治療的肺腺癌,只能使用化學

治療,有效治療率<30%。

 註解1:EGFR mutation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

當細胞釋放出EGF (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時,這些因子會和自身或鄰近細胞表面上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 結合,進而啟動一連串的訊息傳遞,調控細胞的分裂、生長、遷移等過程,當這個受體產生基因突變就

會導致細胞分裂異常,進而產生癌症。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主要常見於Exon (外顯子) 18, 19, 20, 21,利用 RT-PCR(即時聚合?連鎖反

應)的方法,可以找出癌細胞是否具有已知的突變基因。例如:利用羅氏公司試劑組cobas EGFR Mutation Test v2,可以一次搜尋42個突

變點。最常見、而且已經有標靶藥物可以治療的突變點包括:19Del、L858R、T790M、G719X等。

註解2: IHC staining: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是利用不同組織來源的癌細胞會在細胞膜上或細胞質內,產生專屬的蛋白(抗原)的特

性,再利用相對應的(抗體)來結合之,對應的抗體會事先染上螢光或可呈色的化學物質,就可以在顯微鏡底下判讀是否出現該癌細胞的

專屬蛋白。以肺癌為例:TTF-1 是肺腺癌或小細胞癌症的專屬蛋白,CK20 是大腸癌的專屬蛋白,如果染色結果為TTF-1 (+), CK20 (-) 

就可確定癌細胞來源是肺部。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仍然是肺癌治癒的不二法則,低劑量電腦斷層是早期肺癌篩檢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