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消息公告
校友會資訊
簡介
組織圖
理事長
副理事長、總幹事
顧問、理事、監事
歷屆理事長及總幹事
基金會資訊
組織章程
組織圖
榮譽董事長
董事長
副董事長、執行長
歷屆董事長、董事
獎助學金
捐款方式
活動行事曆
114年度
113年度
112年度
111年度
110年度
109年度
108年度
107年度
106年度
105年度
104年度
103年度
102年度
101年度
校友資訊
校友專訪
逢甲傑出校友
系友會
社團聯誼會
知識分享
活動剪影
活動照片
活動影片
相關連結
逢甲人
網站連結
入會·捐款·連絡
入會申請
捐款方式
連絡我們
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2022年下半年 投資展望
文/林成蔭(水利78,證券分析師﹝CSIA﹞、
財子學堂副總、Money錢雜誌特約)
今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原本就面對著企業業績基期高,再大幅成長不易的壓抑,再加上烏俄戰事、通貨膨脹、資金收縮、疫情再起等衝擊,不確定性升高,波動加劇。
整體而言,未來行情走向以逐漸進入震盪整理的可能性最高;繼續探底的機率居次;立即上漲的可能性較低。
從資金面考量,除中國、日本個別因素外,美國、加拿大、韓國、英國、印度、冰島、巴西等國家先後調高利率,下半年歐洲央行(ECB)也可能加入行列。
美國聯準會(Fed)在5月的公開市場會議後宣布升息2碼,將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調高至0.75%-1.0%,並將從6月1日起縮表,每月減持最多300億美元公債與175億美元抵押擔保證券(MBS),三個月後減持規模各擴大一倍至600億與350億美元。
值得留意的是,Fed主席鮑爾指出,政策是通過抑制需求來對抗通膨,並不能真正應對供應衝擊,FED對戰爭和疫情惡化等加劇全球供應鏈中斷的問題無能為力。換言之,戰事、病毒等變數仍在演變,當物價居高不下,FED能做的事是有限的,持續或擴大升息並無不可能。
台灣央行在3月已經升息1碼,面對著3月CPI年增率3.27%,創下9年半最大漲幅,市場開始預期,如果物價沒有下滑趨勢,6月的理監事會議會再度調高政策利率幅度半碼到1碼,國內外熱錢退潮已成定局。
利率走高的情況下,將使的市場容忍的本益比區間下降,所有高估值和高基期的商品進入修正段,近期科技股和加密貨幣頻頻走滑正是反映了這個因素。
幸而景氣只是降溫,並未進入衰退。國際貨幣基金(IMF)在4月份發布「世界經濟展望」(WEO)報告,將2022年全球經濟預估成長率由1月份預估的4.4%下修到3.6%,2023年預估成長率也由3.8%下修到3.6%,並指出,今年全球貿易額成長率只有去年的一半。
每個月月初世界各國公布的採購經理人指數,特別是製造業具領先性,可據以推測經濟動向。
各主要國家景氣好壞參半,美國 4 月 ISM 製造業指數為 55.4%,歐元區4月PMI終值為55.5%,日本的4月份PMI終值是53.5%,惟均高於50%的榮枯分界點;值得留意的是,中國因疫情封控因素,官方版4月製造業PMI為47.4%,低於3月的49.5%,民間版的財新PMI為46%,低於3月的48.1%。
台灣4月份PMI為56.3%,較前值下跌1.5個百分點,不過,新增訂單轉為緊縮,再者,3月份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 31 分,較上月減少 3 分,燈號已經由黃紅燈轉呈綠燈,領先指標續呈下跌,顯示景氣擴張力道趨緩。
股價波動和景氣演變一樣,都是一種循環,多頭後就是空頭,空頭走完就是多頭,就像景氣復甦到高峰後就是衰退,衰退到谷底後,又開始復甦一樣。多空因素可能千百種,諸如戰爭、通膨、升息、縮表、封控、病毒等,都是難以預測。
就可能是賣壓告一段落的階段,「利空不跌」,就是盤勢底部浮現的訊號。操作策略上,以回檔分批布局為主,「利空不跌」將是大盤真正築出底部的第一個訊號,由於主流族群尚未出現,投資標的以各類指數型ETF為主。
產業發展上,不少企業將面對需求下滑、消化庫存等問題,這可能需要至少1季或一年的時間,未來要上漲,還是需要業績動能,這是下一個階段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