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消息公告
校友會資訊
簡介
組織圖
理事長
副理事長、總幹事
顧問、理事、監事
歷屆理事長及總幹事
基金會資訊
組織章程
組織圖
榮譽董事長
董事長
副董事長、執行長
歷屆董事長、董事
獎助學金
捐款方式
活動行事曆
114年度
113年度
112年度
111年度
110年度
109年度
108年度
107年度
106年度
105年度
104年度
103年度
102年度
101年度
校友資訊
校友專訪
逢甲傑出校友
系友會
社團聯誼會
知識分享
活動剪影
活動照片
活動影片
相關連結
逢甲人
網站連結
入會·捐款·連絡
入會申請
捐款方式
連絡我們
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淨零排放政策背後嚴苛的國際檢視
文.圖/黃正忠博士(化工74、KPMG氣候變遷與企業永續服務亞太區負責人暨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
短短幾年內喊出淨零排放的國家就超過120個,但是這些國家到底是喊真的?喊假的?如何檢驗這些國家是否能真的從坐而言到起而行?不落地,一切都是空談,就是漂綠。氣候變遷是人類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挑戰,若不及時正視全球暖化的速度,別說後代子孫的未來堪憂,目前的世代能否過得了2050年前的極端氣候,已經是真議題了。要控制全球暖化,對抗氣候變遷,只剩下「淨零排放」這個唯一選項,人類過去不積極減碳行動把自己逼上此絕境。
邁向淨零給不給力,KPMG為全球的檢驗邁出第一步
在過去的二年裡,越來越多的政府承諾實現 「淨零」,這意味著必須完全停止大多數溫室氣體的排放,並採取減緩措施來抵消剩餘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衝擊。這是世界共同面臨的大挑戰,需要每個人、企業和政府做出前所未有的努力。
因應2021年11月聯合國COP26的協商,KPMG編制了全球首份 「2021淨零排放準備度指數」(Net Zero Readiness Index 2021) 研究報告,藉此評估全球32個國家在實現淨零方面的進展。受評的國家共32個,包括歐洲11國;北美2國;中美與拉丁美洲4國;亞太10國及非洲2國;中東地區3國。儘管低碳轉型長路漫漫,但KPMG的分析結果仍有可以樂觀看待的訊號,因為在研究報告中發現其中9個國家已在法規中明訂淨零目標,還有10個國家發表淨零減排的目標。研究中更發現多數受調國家在2005年至2018年期間都減少了排放量,且多數國家成效顯著。
這份報告分析各國於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的準備度及能力,評比架溝包括「國家準備度」與「產業準備度」二類指標,「國家準備度」的指標包括: 國家承諾、過去的減碳成效、國家提供減碳的賦能環境等三大項;「產業準備度」主要針對電與熱、交通、建築、工業、農業/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改變/森林等五個排碳最高的產業,評估的指標包括: 產業的減碳現況、政府行動、減碳能力等三大項。
35國的評比結果,排名從居冠到第十名的前十國分別是: 挪威、英國、瑞典、丹麥、德國、法國、日本、加拿大、紐西蘭、義大利。第十到第十五的國家分別是: 南韓、西班牙、匈牙利、美國、新加坡。
以排名居榜首的挪威而言,國家政策2030年的目標即是達成碳中和、運具電動化稅賦誘因極為領先、2030年起禁售燃油車也是全球第一、產業準備度排名居首。挪威是產油國,卻也已經成為再生能源的出口大國;清潔技術廠商數量居冠、在碳捕捉與貯存技術領域的投資金額最高。
淨零落地四大觀測風向
(一)淨零目標法制化行動延滯
目前僅有9個國家 (加拿大、丹麥、法國、德國、匈牙利、日本、紐西蘭、瑞典、及英國)提出具約束力的淨零承諾,然僅占全球碳排的8%;另外10個國家(約全球碳排的43%)尚未法制化,充其量只能視為具有淨零動機(intentions)而非淨零承諾;其他剩餘13個國家則還未對淨零做出任何行動。
(二)缺乏履行能力是最大障礙
履行能力反映在該國綠色技術專利、潔淨能源技術企業數量和創新速度等低碳相關市場情況;研究分析結果發現,具有淨零目標及法律約束力或在政策上推動淨零的國家,其跨產業別的整體國家履行能力越強,超過一半的國家在專利和潔淨能源技術方面的得分接近零,大多數都在努力開發潔淨技術的市場,不確定的履行能力是最大絆腳石。
(三)高碳排產業準備度對國家淨零準備度的高低攸關性高
多數國家的淨零準備程度反映在高碳排產業(包括電力和熱能、工業、交通運輸、建築營造、農業、土地利用和林業等)的淨零準備度,準備度整體得分高的國家在這五大關鍵產業的得分也相當高。
(四)淨零準備度與國家經濟繁榮具明顯相關性
分析發現15個低度繁榮的國家準備度最低,然這些國家佔全球近一半的排放量,國家淨零履行能力與其經濟繁榮也具正相關,故在脫碳淨零上取得進展的高收入國家是否願意協助這15個國家提高其淨零準備度,將成為全球能否達成淨零的關鍵。
知己知彼挑戰淨零
歸根結底,只有整個社會改變行為,才能應對氣候挑戰。雖然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對這個問題負有相同的責任,但正如COVID-19一樣,沒有任何人和國家是安全的,直到整個世界安全。故每個國家都應做出貢獻,要求個人、組織和國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行合作,並以透明和誠實的方式來投入低碳的行列。KPMG的這項評比為全球提供國家與產業層級系統性檢視淨零轉型的架構,非常具有參考意義與價值,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值得我國各界借鏡以提升投資與革新的動能,加速台灣的淨零進程。
淨零是一個艱鉅的旅程,成不成與行不行有待時間考驗,從筆者積極倡議「碳帳不能當混帳開始」,我們就知道這是個無悔的旅程,沒有捷徑只有做中學,台灣必須跳脫高碳產業的舒適圈,才能藉由從低碳創新的能量中找到未來低碳優勢的新座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