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疫後新生活 臺東慢漫遊

文.圖/侯勝宗博士(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教授兼所長、B型企業王道中心主任)


疫後島內旅遊大爆發,臺東成為國人出遊的首選。筆者近來大量往返於台中和臺東間,投入於台灣最後一片淨土的偏鄉交通陪伴,和縣政府一同協力用「慢」來打造屬專屬於臺東的旅行特色。
臺東是台灣在後疫時代掘起的觀光之星,現任饒慶鈴縣長的施政理念係用臺東人的「真、善、美」,打造臺東成為世界品牌,以「開放、整合、創新」來讓臺東觀光、農業、經濟、文化、教育、社福各面向都全面升級;以好山、好水、好人情、好物產來吸引遊客,推動富臺東特色的地方旅遊,找出臺東生活令人嚮往的模式。
觀光是帶動臺東地方的美好被世界看見的領航產業。如果說臺東是台灣最亮眼的一串珍珠項鍊,而臺東縣內的16個鄉鎮,則是這條項鍊中的每顆珍珠,而交通則是串起條個珍珠中的那一條看不見的線。而如何建置一套讓外地人進入臺東的友善交通預約媒合平台,則是臺東實現慢經濟價值主張的關鍵。縣政府目前主責臺東交通及觀光發展處的余明勳處長,是逢甲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畢業的傑出校友,筆者今年恰巧有幸和余明勳學長一同工作,在本校林良泰教授所主持的中區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督導下,一起推動臺東縣的MaaS平台。
公共運輸行動服務(MaaS, mobility as a service)可視為運輸領域的一種「創新行動服務模式」。MaaS主要是建構城際間與城市內的無縫、及戶(door-to-door)多元運具整合系統,以提升公共運輸的使用率、減少私人運具的持有,以達節能減碳與減少道路壅塞。MaaS 彈性應用模式可結合資通訊科技與個人化載具,提供使用者更方便地連結公共運輸服務以及產生降低運輸成本之誘因,來滿足不同使用者需求。MaSS的優點在於克服公共運輸長期面對的兩大難題:「轉乘縫隙」及「服務不足」,改變民眾習慣使用私人運具的行為,轉而改為搭乘大眾交通運具服務,降低對於私人車輛的依賴。
然而臺東長期以來縣內大眾運輸交通的不便,己成為縣府發展觀光與慢經濟的「不可承受之痛」。根據交通部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顯示,臺東縣有使用公共運輸服務的民眾,僅占縣內人口的4~6%,為全國第三低。同時,也因為縣內公共運輸不足,導致外地遊客進入臺東觀光時,有高達86.3%的民眾都是自行開車,臺東成為全國使用私人機動運具最高的縣市。
為了改善上述交通問題,臺東縣政府目前正在規劃並建置TT Go交通派遣平台。期待藉由智慧、友善的MaaS資訊平台,推動臺東共享交通的調度與媒合,補足大眾運輸不足之痛點,對內可以滿足縣民的就學、就醫、就養、就業、社會參與等多元化移動服務與基本民行;對外,可以減少觀光客自行開車長驅直入臺東,造成塞車、噪音與空氣污染。縣府預計將以TT Go來進行租賃車、計程車、機車、電動單車等小眾運輸的載具整合,同時進行特色司機的培訓認證,訓練在地司機成為善於講故事的包車達人,融入富臺東地方特色與文化的體驗遊程,讓每一位外地遊客來臺東之後,可以用「智慧」、「友善」、「緩慢」方式來體驗臺東人日常的生活,帶動臺東慢活、慢食、慢遊、慢行、慢城等觀光特色,讓每個鄉鎮市都擁有不可替代的品牌與價值,感動遊客來了還想再來。真正落實「一萬人來100次,而非一百萬人來一次」的慢生活,打造臺東成為全世界「慢經濟」的典範城市。
下次當你來到臺東時,歡迎大家慢下來,讓TT Go交通派遣平台與在地達人,帶你前往花東縱谷、南迴部落或海岸沿線,慢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