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COVID-19 疫苗與心肌炎

什麼是心肌炎?
文/曹昌堯醫學博士(中山醫學大學內科學教授、逢甲大學EMBA高階101)、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細胞治療中心」


2021/10/19 中秋節過後,COVID-19病毒已經肆虐全球將近二年,染疫人數截至目前為2.42億人,死亡人數為491萬人。COVID-19 疫苗在全球性感染爆發一年後匆促上陣,在沒有經過完整的第三期臨床試驗下,各國政府採用特許的方式准許多種疫苗上市, 並且為人民施打。這些疫苗安全嗎?副作用大嗎?血栓和心肌炎是施打COVID-19疫苗後最令人害怕的兩種副作用,今天我們來談談「心肌炎」。因為,截至2021/10/06在台灣有六成的人口施打至少一劑的COVID-19疫苗後,衛福部確認了27位與施打疫苗相關的心肌炎,莫德納疫苗:13人、AZ疫苗:8人、BNT疫苗:6人,專家認為心肌炎本來就是施打疫苗後的風險之一,真的如此嗎?
?
A.?COVID-19 疫苗真的會引起心肌炎嗎?
2021年10月世界最頂尖的臨床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雜誌(NEJM)」發表一篇以色列的研究,發現在250萬位接受至少一劑BNT/Pfizer mRNA疫苗的人,出現54個案例的心肌炎,其中,男性佔51位(94%),由於受試者49%是男性,51%是女性,所以男性很明顯是高危險群。整體,心肌炎盛行率為每10萬人口2.13人;盛行率最高的「年齡別」是介於16-29歲,為每10萬人口10.69人,所以,「年輕、男性」是高危因素。綜觀患者的臨床症狀,76%是輕度, 22%是中度,只有一個患者出現心因性休克,最後,90%的患者心臟功能都恢復正常。2021年8月另外一篇類似的文章發表在美國頂尖醫學雜誌「循環學(Circulation)」,發現年齡介於12-39歲的人,在打過第二劑mRNA疫苗後,心肌炎的盛行率是每一百萬劑12.6人;其中,最常見的「年齡別」是12-17歲,盛行率是每百萬劑62.7人。盛行率相對地低於以色列。同時,在美國每年因為各種原因發生心肌炎的盛行率是,10-20人/每10萬人,所以,該篇文章最後結論:從風險/效益評估來看,因為施打疫苗而有效減少的受感染人數、住院人數、重症及死亡人數來看,施打COVID-19 疫苗還是值得推薦的。
?
B.?COVID-19 疫苗為什麼會引起心肌炎?
COVID-19 疫苗引起心肌炎的機轉至今仍然不明,醫學界推測可能的原因是:在一些特定人群身上,病毒表面的「棘狀蛋白」高度類似於身體的細胞抗原,例如:心肌細胞;當mRNA疫苗在體內轉製棘狀蛋白並啟動一系列免疫反應時,身體產生的免疫武器,包括:抗原傳遞細胞(一種吞噬細胞)、免疫T細胞(一種淋巴細胞)、抗原特異性抗體(由B細胞製造),本來應該等待敵軍(COVID-19 病毒)來攻擊時才起作用,現在去提前攻擊了自己的身體細胞(心肌細胞),進而造成心肌發炎與損傷。
?
C.進一步了解心肌炎
(ㄧ)通常我們都無法確知心肌炎的原因,但是,下列的狀況有可能引發心肌炎:
1. 病毒感染:常見的感冒病毒、腺病毒、克沙奇病毒、德國麻疹病毒、B型或C型肝炎病毒、HIV 病毒、COVID-19 病毒,以及其他許多種病毒感染都被認為會引發心肌炎。
2. 細菌感染:金黃葡萄球菌感染、鏈球菌感染。
3. 其他如:寄生蟲感染或霉菌感染。
4. 某一些藥物、化學物品、毒物、放射線等因素。
(二)心肌炎的症狀可以很輕微到嚴重呼吸困難甚至死亡,下列是常見的心肌炎症狀:
1. 胸痛、心跳變快或心律不整。
2. 呼吸短促、運動性呼吸困難。
3. 水分積留、下肢水腫
4. 虛弱、疲憊
5. 其他病毒感染的症狀,包括:頭痛、身體酸痛、關節疼痛、發燒、喉嚨痛、以及腹瀉。
(三)通常心肌炎會自行痊癒,但是嚴重的心肌炎最後會造成永久的心臟損傷或其他血管疾病:
1. 心臟衰竭:心臟肌肉受損無法進行有效收縮,導致擴張性心臟衰竭。
2. 心肌梗塞或腦中風。
3. 心搏過速或心律不整。
然而,嚴重的心肌炎有可能直接造成無法挽救的心臟衰竭,需要進行心臟移植或者導致死亡。
(四)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可以預防心肌炎,但是你可以注意下面幾件事情來降低罹病的機會:
1. 避免與感冒或者是被病毒感染的人接觸。
2. 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不抽煙、充足的睡眠。
3. 避免被蝨子或蚊蟲叮咬。
4. 施打疫苗:定期施打感冒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德國麻疹疫苗,以及COVID-19疫苗。
(哈哈!打也會心肌炎,不打也會心肌炎,人生真的很難選擇。不過從風險/效益評估來看,打的好處還是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