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消息公告
校友會資訊
簡介
組織圖
理事長
副理事長、總幹事
顧問、理事、監事
歷屆理事長及總幹事
基金會資訊
組織章程
組織圖
榮譽董事長
董事長
副董事長、執行長
歷屆董事長、董事
獎助學金
捐款方式
活動行事曆
114年度
113年度
112年度
111年度
110年度
109年度
108年度
107年度
106年度
105年度
104年度
103年度
102年度
101年度
校友資訊
校友專訪
逢甲傑出校友
系友會
社團聯誼會
知識分享
活動剪影
活動照片
活動影片
相關連結
逢甲人
網站連結
入會·捐款·連絡
入會申請
捐款方式
連絡我們
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未來半年投資展望
文/林成蔭(水利78,證券分析師﹝CSIA﹞,財子學堂副總,Money錢雜誌特約主筆)
未來半年的金融市場,雖然資金仍是寬鬆,景氣也仍可望持續復甦,但因為政策調整與基期墊高等因素,波動難免加劇,投資者應確實設立停利(損)點並執行,以保留原有戰果為主要目標。
首先,資金的環境表現看似水波不興,實則暗潮洶湧。2020年年初,美國聯準會(FED)為首的各國央行,為挽救受疫情衝擊重創的經濟,除了超低利率外,還推出前所未有的貨幣量化寬鬆(QE)措施,當景氣回升趨勢確立,加上通貨膨脹壓力日增,終止QE回復常軌已成共識,重點在於實行時間與程序。
根據相關資訊和歷史經驗,FED將先從縮減QE購債規模做起,預估整段期間會從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接著,QE相關措施正式停止,屆時觀察經濟動向,如符合預期,預計2023年將進入升息循環,當市場逐漸適應,最後縮減資產負債表收回釋放的資金。
特別提醒的是,所謂縮減購債規模並非緊縮,即使「停止QE」也還是讓已經放出的資金繼續流動,但因投資人敏感,預期情緒轉為緊張,進出速度加快。
其次,國家經濟和企業營運仍處於擴張期,基期墊高後成長趨緩,證諸過往,股市也常因此而進行中期修正或整理。
景氣循環中,谷底到高峰稱為擴張期,高峰到谷底成為收縮期,一般來說,擴張期時,投資者對企業業績發展樂觀,股市漲多跌少;收縮期時,投資者看法保守,股市跌多漲少。
台灣8月景氣對策燈號續呈紅燈,這次燈號是從2月到7月都亮出代表熱絡的紅燈,為「連六紅」,這是當前可查詢的資料(1982年8月)以來首見;另一項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數值位於50以上是擴張期,在50以下是收縮期,至8月已經有連續第10個月維持在60.0%以上,熱絡程度自2012年指標創編以來首見。
由於景氣指標曾經有過數次修訂,PMI統計時間比較短,稱目前經濟動能是數十多年來最強,似乎有點武斷,但如稱是歷年少見強勁應無爭議;不過,進一步觀察,景氣領先指標呈現連續數個月下滑,而PMI也未再創高,本波循環接近降溫疑惑日增。
產業供應鏈訊息混淆,2018開始的貿易戰,去年爆發的疫情,使得供應鏈破碎化,企業拉高庫存因應,可是有的零件料多,有些料少,產生「長短料」問題,因而衍生超額下單,加上貨運業塞港、缺櫃等情況,廠商評估供應鏈高難度,要至2022年才會比較明朗。
景氣循環有規模之別,小的如上述商品存貨調整,造成產業供需波動,這會持續幾個月或幾季的時間;大型則是整個國家甚至於區域往明顯方向移動,其持續期間由一年以上到十年不等,筆者評估,景氣長期回溫趨勢仍在,但是,短期出現亂流。
人心與景氣多變,股市自然浮動。2020年3月台灣加權指數最低出現8523點,當時的股價淨值比為1.43;2021年7月份台股最高18034點,股價淨值比來到2.34倍,4月更曾見到2.43倍的數值,創2000年5月以來最高,股市同樣也面臨高基期,震盪的可能性不小。
雖然長線行情仍可期待,但為避免中期修正侵蝕利潤,投資策略注重持盈保泰,以回檔布局為主,指數型ETF如台灣五十、中型100等逢回低接,穩健為主的投資者不妨考慮如高股息、低波股利精選30、臺灣優質高息、富時高息低波等ETF作為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