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消息公告
校友會資訊
簡介
組織圖
理事長
副理事長、總幹事
顧問、理事、監事
歷屆理事長及總幹事
基金會資訊
組織章程
組織圖
榮譽董事長
董事長
副董事長、執行長
歷屆董事長、董事
獎助學金
捐款方式
活動行事曆
114年度
113年度
112年度
111年度
110年度
109年度
108年度
107年度
106年度
105年度
104年度
103年度
102年度
101年度
校友資訊
校友專訪
逢甲傑出校友
系友會
社團聯誼會
知識分享
活動剪影
活動照片
活動影片
相關連結
逢甲人
網站連結
入會·捐款·連絡
入會申請
捐款方式
連絡我們
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金屬古文物的表面鑑別證據淺析以錆色為例
文.攝影/黎龍興(EMBA文創100)
古文物的收藏,自古以來就是知識分子、上流社會,非常喜歡又表現其優雅品味的嗜好。很多人因為對歷史典故、器物造型,乃至於稗官野史傳說神話的興趣與憧憬,因而投射對有文化背景的骨董器物收藏,產生極大的興趣,乃至於投身研究,更有因此成為一位業餘行家。近幾年來因為電視節目〝女人要有錢〞〝大尋寶家〞等等,其鑑定古物、珠寶的內容,廣受普羅大眾的喜愛,鑑定領域學門已然成為一種顯學,筆者有幸參與其節目運作,並在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開設了兩門珠寶鑑定、經營相關課程,亦是學習者眾,選修的同學更有因此畢業後,再致力學習相關課程,目前已是珠寶業界的新兵了。
在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的學習生涯中,筆者在文物研究學大師李建緯教授的指導下,對古文物的初步判別與評估,有了更上層樓的認知與體會,例如在一次南屯萬和宮文物收藏庫典藏文物的研究實習中,更發現古文物的鑑定評估,需要許多的歷史脈絡梳理、人文邏輯推測及社會群相互認知的因果。進而比較筆者專長的珠寶、礦物鑑定工作,複雜的程度高出許多。近年來金屬材質的古文物收藏鑑賞,逐漸被許多業者及愛好者注意,是因為其不易損壞的通性,又每每受到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青睞而加以收藏,例如大英博物館就收藏了大量來自中國圓明園的青銅器,歷代金塔、金鐘、景泰藍等宮廷用金屬文物擺件。這些金屬材質的古文物,我們應如何判斷它們是否具備收藏研究價值呢?在器物學中是有一定的標準作業流程,但不只是針對金屬器物,而是對所有的古文物皆可適用之。從外觀的形制風格、材料質地、造型功能、表面殘留的使用痕跡、器物表面風化證據、是否符合藝術比例及科學數據的年代認證,在在地顯示出,古文物研究的確是一門永遠學習不完的功課。
很多朋友找筆者想入門學習古文物鑑賞,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市面上常見有些金屬器物,表面因為年代久遠而產生氧化現象,出現一層很明顯的彩虹光澤,乍看之下並不起眼,其實是一種很特殊的物理現象。首先來引導大家,一般我們看到有彩虹現象或光澤,可以從以下地方發現:
所以要學習鑑別金屬古文物是否為真品的第一步驟,若是能真切的辨認出表面的錆色,是年代久遠而累積的成果,與近代以人工方式用電漿電鍍或加熱的模式產生的仿冒現象,筆者在此例舉幾件真實錆色與人工處理的仿冒錆色以供大家參考:
結論:一般錆色即是被簡單提及為:礦物因氧化而在表面覆上一層薄膜,導致光線再行反射時發生干涉,而呈現像彩虹般色譜的現象。例如:黃銅礦因氧化薄膜所產生的銅綠,便是一種錆色。也就是金屬器物,必須經過多年的時光淬鍊、經年累月的氧化作用,而導致產生了所謂我們常見的彩虹光,當然這只是入門的眼觀學習,文物的鑑定欣賞絕對不是只有如此淺薄的思維而已。在李建緯教授的「符號學是什麼?從藝術作品談起」一文中,明確地分析了許多藝術作品,更包含了風格、符號、結構,反映到這些金屬古文物的表徵、製作工藝及應用生活的內化,再加上更多的科學數據佐證,例如X光螢光光譜、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的參與之下,大家對古文物的收藏學習才能有更全面的知識體會。
參考資料
1.恩斯特·貢布里希1968,「美」唐納德?普雷齊奧西(Donald Preziosi)主編《藝術史的藝術:批評讀本》,易英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2.史提夫杭特著,薛志楷譯,驚異世界大發現:跟著探險家的腳步揭開寶藏傳說,晶冠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3.李建緯,符號學是什麼?從藝術作品談起?暨大電子雜誌. 2006, (40).
4.陳其瑞,礦物的顏色?科學月刊?2007,69-7月號46頁。
5.趙愛軍,試論匈奴民族的金銀器?北方文物,2002年第4期。
6.曾肅良,古文物老化機制、現象與鑑識研究?藝術與科學的交會:第二屆文物藝術品科學鑑定技術國際研討會?2016論文集。
學歷:
?逢甲大學EMBA 100文創碩士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士
?逢甲大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現職:
?名威珠寶行負責人
經歷:
?亞瑟寶石鑑定所創辦人
?「女人要有錢」、「大尋寶家」節目鑑定、鑑價師
?勞動部中彰投分屬寶石學講師19年迄今
?英國寶石協會院士鑑定師FGA, D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