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大學衍生企業—天眼衛星科技公司 支援防疫不出門 助攻物流運輸貨暢其流
文/穆青雲博士.圖/天眼衛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大家宅在家防疫,民眾減少出門購物,各種防疫物資、民生用品,購物需求大量轉到網路上,導致宅配運量暴增、讓全台物流大塞車。除了超商、量販店、電商平台因此延遲配送時程,甚至停止部份服務外,連帶許多B2B的配送也遇到派遣順序分配的難題,甚至因為大量的線上作業頻率,導致影響連線效能。逢甲大學第一家衍生企業--天眼衛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了落實企業社會責任,隨著疫情三級警戒的發布,於短短兩日內,成立「天眼運輸物流行控中心」,透過增加輪值人力、監測主機用量、升級雲端等級、增加備料數量、縮短維修時間、加強預防保養等作法,達到「物流支援大家不出門,天眼支援物流不中斷」的服務,成為運輸物流業者堅強的後盾。回顧全球大型電商平台,包括亞馬遜、京東物流、日本樂天在內,正以重資本策略積極布局自建物流,以降低委外經營及配送比例,其中,智慧化運輸管理成了各電商平台決勝負的最後一哩路。天眼的「智慧運輸物流管理雲」系統即是提供運輸物流產業的最佳解決方案,讓無論哪一種類型的車隊,從橫向兼顧人、車和貨品三個面向,從縱向整合出勤前中後階段管理機制,讓車隊管理系統不再只聚焦在單一面向,升級成智慧運輸管理系統,滿足商用車隊經營者對這各個面向的管理需求,並結合車隊內部作業流程,讓駕駛認為這是一套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輔助設備,而不是公司放在車上的無形監視器,當駕駛樂於使用時,才能真正發揮系統效益,實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運輸安全的目標。
一、出勤前:確認駕駛與車輛一切正常、自動媒合派工任務在出勤前,駕駛須先至血壓酒測健檢站進行量測,確認沒有血壓偏高/低、飲酒等不宜開車的狀況,再透過「司機專用APP」進行車輛巡檢,檢查車輛重要零件是否正常,並在APP上完成人車配對後,採用車牌辨識的門禁管制系統才會放行、讓車輛上路。至於駕駛該運送哪些貨品、送往何處,或是要去哪裡取件,則透過AI自動派遣系統媒合派送任務,派遣結果並推播至司機專用APP上。二、出勤中:照看司機及車輛狀況、確保貨品準時送達當司機上路後,可藉由駕駛注意力輔助系統偵測駕駛者於行駛中是否發生疲勞、分心、操作手機等行為,若發現異常便立即發出警示音或語音提示,提醒司機注意,並回傳異常畫面至後端管理平台或管理者APP。而車上的行車影像記錄器及各種偵測器,協助管理者監控車輛各種異常,例如:逾時停留、超速、偏離既定行駛路線、車廂冷藏/冷凍室的溫度過高或過低、貨廂門異常開啟等。至於貨品端,系統每分鐘都會去判斷車輛與目的地間的剩餘距離,並計算抵達所需時間,提前發出「送貨延遲」預警,確保貨品能準時送達。三、出勤後:行車記錄大數據分析、持續改善營運效率所有行車記錄都會直接上傳至雲端平台,透過系統自動產出日報表,並可進一步從車輛歷史移動時間和平均停留時間,可以預估執行任務所需的總時間、並規劃最佳路徑;從司機的健檢數據變化,可以瞭解其健康和生理狀況,若異常出現太頻繁,管理者便能主動介入關心;從駕駛行為分析,可以改善不良駕駛習慣或降低油耗;而油料、里程、零件狀況的分析,則可判斷出每一部車最恰當的保養維修時程。台灣地區的電子商務市場目前仍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成長,而實體零售與虛擬零售的整合效應也逐漸發酵,加上中國大陸與新興市場對於跨境物流的需求呈現指數型的成長,而運輸物流產業也將面臨電動車產業興起的衝擊,因此天眼公司也已加入由鴻海集團發起的MIH電動車聯盟,將持續努力串聯縱向的上中下游產業,並且攜手橫向的策略聯盟,期望透過先進的資訊科技技術與豐富的運輸管理經驗,協助產業挖掘出新的優勢,創造運輸物流產業升級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