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做世上的光: 新北抗疫微光車隊的大學參與

文.圖/侯勝宗博士(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教授兼所長、B型企業王道中心主任)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 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聖經新約,馬太福音 5:14-16)
4月8日當天,逢甲大學校長到台北領取2021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福祉共生組」首獎殊榮的日子。逢甲大學提出「大學伴?偏鄉善」大學社會責任方案,首創台灣的「偏鄉部落醫療接送共享服務模式」,獲評審青睞關鍵是找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兩年在全台各地完成26.5萬趟交通接送,光梨山接送總公里數就高達11.5萬公里,改善偏鄉居民的就醫交通困難,成功經驗除了移植到新北市,開創成功商模,甚至影響中央政策,鬆綁偏鄉醫療服務白牌車的法令限制。
沒想到一個月後的5月8日,民眾歡渡母親節過後,台灣陸續爆發了宜蘭銀河遊藝場和萬華茶藝館群聚,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擴散,雙北進入社區感染,一發不可收拾。5月19日正式宣佈三級警戒,雙北接近封城。5月21日筆者接到新北市衛生局陳玉澤專門委員的電話,希望我們可以參與新北市第一線的快篩陽性返家隔離和從檢疫所解隔離者回家的交通運輸緊急服務。沒有想到逢甲大學的USR團隊在疫情爆發之後,有機會將原本的共享交通服務模式快速應用在抗疫接送運輸,協助新北市衛生局快速建置了一支抗疫部隊,投入救災行列之中。
在新北市衛生局的號召下,筆者結合了個人所創辦的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與新北市3家長照車隊、計程車司機、裕隆集團、逢甲大學、國際扶輪社和許多熱心人士,一同啟動了「新北抗疫微光計畫」,招募了70台長照專車與防疫計程車,一起投入這場染疫者的專車後送服務。我們快速在三重一個閒置空間設立了清消基地,在板樹體育館設立了集中轉運站,將從中南部用公車接回的上千位解除隔離新北市民眾,再由穿著全副防疫裝備的司機,用長照小巴或計程車專程送這些民眾安心返家,或安置到台北近郊的防疫旅館。
這一段時間以來,常常聽到許多人說一直宅在家,看著無聊的政論節目,追逐著每天下午的疫情記者會,悶壞了,不知道要做些什麼。相反的,上帝給我們這項抗疫任務,則是時間似乎永遠不夠用,一下子瞬間要用三倍以上速度來快轉生活。除了原有固定的遠距教學工作之外,筆者每天忙著組建抗疫車隊的各式工作,背包永遠要帶三個行充電池才夠手機用,外加一大瓶酒精和二氧化氯來隨時自我保護。WFH(work from home)的生活一點也不適用在我的身上。過往三周一股腦投入新北市的抗疫微光專案起,我就站上第一線的車隊指揮調度工作,從每一趟染疫者的上下車中,心中真是百感交集。因為我必須將每一位乘客都視為感染者(因為他們回家還要自主隔離7天),一方面要幫助他們上下車,但同時又要防範他們對我們可能帶來的染疫威脅。
除了建立前線的作戰接送部隊之外,筆者還要負責在新北市建置一個大型的車子清消站和司機休息空間,並籌措各式的後勤物資補給(口罩、防護衣、手套等醫療級用品、酒精、消毒水、生活用品、車子、司機住宿和飲食…),和發動社會募款等工作。人生好像進入年輕時的救國團和當兵野戰部隊,隨時要瞬間無中生有變出東西。只是隨著時間的累積,以前在救國團營隊都是要自己動手做出來,現在則是透過電話、網路、Line、臉書和不同的一場場視訊會議中,串聯而成。商業周刊以「一起拼下來」來介紹我們所發動的這一場新北微光大串聯行動。在整理資料過程,才發現這項抗疫微光專案,前前後後加起來動員了高達近60多家組織和各方好朋友們,完成了超過2400趟確診者安心返家的接送任務(截至6月15日止),我自己也嚇了一大跳。
這個抗疫微光計畫要感謝的人太多,謝謝各方朋友和企業的無私奔走和人脈聯結,為我們籌措許多物資和捐款。大家每一位都是我們的天使,都是我們的貴人。其中也包含逢甲資工系66級畢業校友陳志輝學長,看到媒導報導後,主動捐贈了一輛百萬級的福特旅行家專車給我們投入防疫接送之用。在這一場戰疫中,我們看到太多人性的良善,是這一群用生命在接送的抗疫司機和默默付出不為人知的幕後捐款者,共同在這暗黑世界中發出了微光。
逢甲大學USR團隊有幸參與新北抗疫微光車隊的發動與行動,發揮大學影響力。盼望未來能喚起更多校友的力量,將每一位逢甲人的微光集結成為大光,讓改變發生,讓社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