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逢甲大學建設學院 智慧城市場域的飛行夢想


文.攝影/逢甲大學GIS中心


智慧城市場域是逢甲大學建設學院在2020年9月正式啟用的跨領域共享學習堂(圖1),包含智慧城市所需的各項軟硬體設施,包含室內及室外的感測器及物聯網(IoT)建置,提升大學、碩博士、各項專班及在職進修等多元化實務學習,強而有力的教學資源及輔助專業性的操作工具能大幅提升學習能量,高階的設備實務應用更能貼近產業需求增強學生與產業接軌;專班及在職進修得以學習最新科技,提升職場職能。
近年來,無人機(簡稱UAV)產業迅速發展,應用範圍相當廣泛,舉凡環境調查、測繪應用、圖資產製以至於商業展演等,在在顯示此項機動性設備的重要性及廣泛性,藉由酬載不同的感測器而可以獲取多元化的訊息。故建設學院從無人機組裝、模擬實習、實機操作及影像處理等,融入專題特色課程,且利用高解析動態影像、拍攝大面積高解析正攝影像以及建構實景3D建模,圖2即是以UAV空拍後,組合一千餘張影像,使用專業建模軟體進行相片對位、空中三角計算、建立點雲資訊,再透過建立三角網格,最後進行貼模及上色,建立3D立體模型。
因應109年3月民航法規公布規範政府部門、學校及法人於執行無人機相關業務時,需具有相關的無人機操作證。因此民航局於臺灣各地規劃並建置考試場地,本校同年五月已建置符合民航局標準的UAV術科考試場域空間,並向臺中市政府交通局申請核可為無人機學科與術科考試考場,儼然成為中部地區首座交通最便利之遙控無人機學科與術科專業考場(如圖3)。
後續並積極推出「無人機操作認證班」與「無人機實務飛行特訓班」課程,邀請專業師資進行有關無人機證照學科考試授課,瞭解無人機證照相關考試內容並熟悉術科考試規則。課程內容包含無人機法規管制、飛行原理及氣象,並且教授無人機實際飛行技巧與術科考試,如定點起降、四面停懸、八字水平等,讓學員親自操控無人機,搭配UAV飛行場域,使之能直接置身於標準規格考場,完成實際模擬術科考試的項目。無論是師資專業性、標準場地以及傳授之課程內容,以達到逢甲大學無人機發展學用合一之目的。
智慧城市場域為建設學院為優化校內創新學習環境打造多元使用空間,用以提升專題製作與創新學習最佳場域,提供舒適、開放的教學實作服務,是跨院系的共享共用創能嶄新空間。而無人機科技創新實驗共用場域,則提供考照服務及飛行訓練,培訓無人機飛行操作人才,演繹智慧感測、飛行及定位技術的實作場所,營造教學、實作、智慧科技整合的創新學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