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鑿井取水 的聯想


文/吳春山(麗明營造董事長、EMBA高階103)




或許是受到「極端氣候」變化的影響,每年夏季台灣通常都會有幾次的颱風,但是去年卻完全沒有,每次才一發警報,沒多久就解除,多數颱風都轉到日本。颱風不來,雖然沒有對我們造成立即性傷害,但相對的也沒有帶來雨水,因此從去年入秋以來台灣的水庫蓄水量就每況愈下,到現在情況愈加嚴重,尤其是中南部,許多水庫已經乾可見底了,此事從政府到民間都憂心不已,現在本來是春耕時刻,許多良田被迫休耕,日前農委會農田水利署還專程前往大甲鎮瀾宮舉辦祈雨法會(據報登大甲鎮瀾宮曾辦過三次祈雨法會,分別在清朝、日治時期及1963年,時隔58年又遇乾旱期,因此誠心祈求 媽祖保佑,希望能早日天降甘霖)。
水是所有生命的泉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因為缺水,政府已經下令缺水區需要大量用水的稻田休耕(此部分想必政府應該有補貼農民減少的收入),但為國家賺取大量外匯的工業用水(其中晶圓代工耗水量尤鉅),這部分政府想盡辦法也要力挺,爭取更多水來讓業者使用,像是把握鋒面到來在地面與空中進行人工增雨到水庫區、海水淡化,甚至想到「鑿井取水」,當我看到「鑿井」時,立即聯想到現在全國房地產業非常興盛,每個縣市好像不管走到哪裡都有進行中的興建工程,而眾所皆知如果工地開挖地下室時,每個工地都要進行抽水,而抽出來的水幾乎都是任由它排掉,在這樣乾旱時刻,眼睜睜地看到這些寶貴水資源流掉心中覺得萬分不捨。
依個人淺見,若政府可以動用公部門各縣市消防車,協助將該附近進行工程中的水載去供給急著用水的工業區或科學園區,如此寶貴的水源就可以不被浪費,甚至可以不必動用到鑿井。此外,好好把握此枯水期將水庫的淤積土加速清除,如此未來不但可以增加蓄水量,也可以延長水庫壽命,清除的土石想必又有其他用途,如此創造多贏的方式想必是可行的,真心期待政府能夠有此作為。
到目前為止,中南部缺水的現象依然沒有改善,甚至是每況愈下,但教人欣慰的是所有營建同業都能共體時艱,和公司一樣無私無償的提供刻正在抽出的地下水供高科技廠或鄰近住戶隨時取用,此事算是暫時緩解用水甚急的業者。另外走訪中部幾座水庫看到政府動用國軍力量非常積極的在清除水庫的淤積,能夠清理多少,將來雨水充沛時就能夠儲存更多的水,而水庫的壽命也能夠延長(有句話說要善用每次的危機,對於這次嚴重缺水,卻也是剛好利用這機會好好整頓水庫的最好時刻),過去在水源充足時,每次看到自來水公司牆上寫的「有水當思無水之苦?請大家節約用水」的標語時,老實說是無感的,而當這次遇到從懂事以來的第一次乾旱災難,才真正深刻的體會到無水真的是教人痛苦萬分和驚恐的事,此外也聯想到當下美中雙強相互對峙,台灣是他們重要角力的重點之一,而台灣因為有獨霸全球的「護國神山—台積電」生產的晶圓片是全世界都急著需求的,所以在此恐怖平衡中才能相安無事,然而偏偏生產晶圓需要大量用水,而此刻卻是嚴重乾旱,每次一想到這裡,總是憂心忡忡,只能內心不斷祈求,但願天佑台灣,希望早日天降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