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剖析國人十大死因談如何趨吉避凶

剖析國人十大死因
   談如何趨吉避凶
                                                                文/曹昌堯醫學博士(中山醫學大學副校長、內科學教授、EMBA高階101)


前面的文章我們提到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是癌症,也告訴大家該如何有效地預防及早期診斷癌症,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十大死因除了第3名的肺炎與第6名的事故傷害外,其餘的死因都與與慢性病有關。而慢性病中最常見的是三高引起的疾病,包括第2名的心臟疾病、第4名的腦血管疾病、第5名的糖尿病、以及第5名的高血壓性疾病。關於三高大家都讀過很多的文獻,本文簡要的闡述治療三高時大家都會問到的幾個重要問題。

(一)控制血壓的幾個重要原則:
(1)血壓是固定不變的嗎?
沒有一個人的血壓是固定不變的,當你和女朋友約會的時候血壓來到180 mmHg,但是回家陪老爸看電視時血壓卻只剩下110 mmHg。血壓與心跳由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以及內分泌系統控制,會隨著環境與工作的需求,出現變化。所以醫生會要求你每天固定量兩次血壓,一次是在早上醒來、一次在睡覺前,也就是說希望以你安靜生活時候的血壓為基準,來管控好你的血壓。
(2)血壓該控制在多少才適當?
醫生會希望你安靜時血壓能夠控制在:收縮壓小於140 mmHg ,舒張壓小於90。理由是長期控制血壓在這個範圍內,可以有效地降低中風以及缺血性心臟病的危險;同時也可以降低由於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老人痴呆、心臟衰竭和死亡。血壓的控制重點在於長期的穩定性,不可以採用不定期服用的方式。
(3)降血壓藥一定要一輩子服用嗎?
引起高血壓的危險因子有很多,例如:年齡、種族、家族病史、體重過重、缺乏運動、抽煙、吃太多鹽、吃太少鉀、維他命D缺乏、或是喝太多的酒。當改善這些危險因子的時候,血壓可能回到正常的範圍,這個時候可以停止降血壓的藥。

(二)控制血糖的幾個重要原則:
(1)吃多跟吃少的時候血糖會一樣嗎?
吃得多血糖當然會比較高,但是位在胰臟內的胰島體會隨著血糖的高或低,來分泌多或少的胰島素,一則有效地代謝血糖產生能量,二則維持血糖在一個穩定的濃度,一般空腹血糖在100 mg/dl以下。所以正常人血液中的血糖濃度,不管你是吃多吃少都是維持穩定的。然而,第二型的糖尿病的患者,由於胰島素的分泌量不足,或是胰島素的使用功能不佳,導致血液中血糖的濃度升高,尤其是在飲食過多的時候。所以適當的飲食控制,可以協助的糖尿病的控制。
(2)打針還是吃藥?打針就比較嚴重嗎?
第一型的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體幾乎或完全無法分泌胰島素,所以需要皮下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無法藉由口服藥物來刺激胰島素的分泌,或是減少肝臟生成葡萄糖或小腸吸收葡萄糖來達到降低血糖的功效。第二型的糖尿病患者在經過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後,仍然無法將血糖控制在一個理想的範圍時,醫生會併用注射胰島素來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第二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的90%-95 %,通常是在40歲以後發病,它發病的確實原因至今仍不清楚,一般認為與基因和家族病史有關,體重過重和飲食習慣也會影響發病的機會。
(3)血糖要控制到多少才標準?什麼是糖化血色素?
前面提及,第二型或第一型的糖尿病患者他們血液中的血糖濃度會因為食物的攝取、口服降血糖藥物以及施打胰島素的劑量而產生不同的變化。一般希望控制飯前的血糖在90~130 mg/dl,飯後兩個小時的血糖<180 mg/dl。但是,有時會因為飲食量的多寡而產生很大的變化。紅血球內的血色素會與血液裡的葡萄糖結合,形成糖化血色素 (HbA1c)。由於紅血球平均壽命是三個月,所以檢查糖化血色素,可以推測過去三個月的血糖控制的平均情形。一般希望在沒有低血糖發生的情況下,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適當的控制血糖,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的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腎臟病、末梢神經病變、以及視網膜病變等。

(三)控制高血脂症的幾個重要原則:
(1)為什麼我飲食非常注意還是會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的原因很多,繼發性高血脂症多與代謝紊亂有關,例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肥胖、及肝腎疾病等。但是,原發性高血脂症與遺傳基因缺陷有關。家族性的高血脂症有6種基因型,其中IIb與IV型的盛行率,高達每一百人中就有一人帶有這樣的遺傳性基因。這也說明了為何有人年紀輕輕或是飲食極端控制還是得了高血脂症。
(2)膽固醇分為高密度與低密度膽固醇,它們是什麼?
從食物中吸收的脂肪是人體的能量來源,也是細胞修護的重要物質。脂肪不能溶解於水,在血液中輸送需要先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可溶性的脂蛋白再輸送到各個器官去使用。脂蛋白依據密度不同區分為極低密度 (VLDL)、低密度(VL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 。低密度脂蛋白負責將膽固醇由肝臟帶到周邊組織,反之高密度脂蛋白將周邊組織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所以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時,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高;反之高密度膽固醇越高,心血管疾病的機會越少。
(3)膽固醇或血脂肪高一定要治療嗎?
高血脂症是動脈硬化的主因,動脈硬化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及腦中風的機率,輕微的膽固醇或是三酸甘油脂過高,可以先經由飲食管理與體重控制來改善。目前對於高血脂症的治療原則為:當三酸甘油酯大於200mg/dl且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比值 >5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 < 35mg/dl 時,得給予藥物治療,但是仍然得繼續飲食管理與體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