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數位科技與生活:無現金支付

文.攝影/吳如娟(母校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


上街購物,不用錢交易!從鬧區的商店、百貨公司到攤商,都只能以信用卡或是行動支付進行交易。紙鈔這個時代產物,

顯然在不久的將來會走入歷史,變成博物館裡記錄人們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歷程的收藏品。

早在1661年,瑞典是歐洲最早引入紙幣的國家,而在2015年宣布要終結實體貨幣的國家也正是瑞典。走在瑞典街上,

如果拿出歐元購物,不僅可能什麼東西都買不到,也可能代表你無法融入瑞典當地的生活與社會。瑞典人這麼說:「我們幾乎不用現金」,

甚至有些商店直接在店門口貼有「不收現金」的標示,清楚的告知商店裡不用現金交易,當然包括照片裡的瑞典路邊的水果攤販,

明白表示只收用信用卡或採行動支付。

隨著資通訊科技的進步與技術的成熟,不僅僅瑞典政府正朝無現金社會的目標前進,丹麥政府也宣佈2016年開始進行無紙鈔交易,

且積極全面性推動數位付款方式,舉凡超市、百貨公司、餐廳、加油站等都取消收銀機,只採用信用卡或行動支付等電子貨幣的交易服務,

僅有醫院、藥房和郵局等機構保留部分現金交易服務。北歐國家中丹麥、挪威、瑞典三國的支付,只有6%是透過現金交易。

暑假到北歐旅行,從芬蘭到瑞典,再到丹麥的北歐旅程裡,真正體驗到北歐的無現金生活,旅行中很少有機會用到歐元現鈔付款,

身上攜帶的歐元全成了英雄無用之處,尤其在瑞典,真的一毛錢的歐元都花不掉。悠遊北歐,NO CASH,

只要有信用卡或能行動支付的手機就能輕鬆悠遊北歐。那麼上廁所也不收零錢了嗎?丹麥哥本哈根的火車站公共廁所更提供了刷卡的服務

,顯見丹麥政府無現金社會的積極推動與轉型數位國家的實踐。

隨著資通訊科技的進步與快速發展,技術的成熟衍生出各種不同的應用與商業情境,帶動數位生活的發展,

同時也是產業創新轉型、經濟成長的驅動;行政院2017年所推動「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簡稱DIGI+方案)」

中也所提到藉由數位科技將帶動物聯網、智慧機械、綠能及醫療照護等重點產業的發展,

同時預期台灣數位經濟規模於2025年將成長至新台幣6.5兆元。這樣的數位科技與人們的生活將密不可分,

無現金交易更是可以預期的數位生活方式、經濟發展與社會樣貌。然而台灣資通訊科技技術雖然相當成熟,

但在電子支付與行動支付的發展則相對歐美與亞洲國家落後,金管會2016年「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中指出,

台灣電子支付比率僅為26%,遠低於鄰近國家南韓的77%、香港的65%、中國的56%以及新加坡的53%,

可見在行動支付的發展過程中,在支付技術、交易機制與功能整合、店家及通路拓展與整合、以及法令規範等,

都是未來更須努力的方向與重要課題。再者,從這些國家的無現金交易發展歷程中,同時可觀察到不同國家的消費者行為、

習慣與消費文化對行動支付發展的影響,在無現金社會實踐與數位轉型的過程中同時也形塑新的數位生活與文化,

各種商管領域的議題也持續發酵中。

註:行動支付(Mobile Payment)指使用行動裝置進行付款的服務。在不需使用現金、支票或信用卡的情況下,

消費者可使用行動電話支付各項服務或數位及實體商品的費用。(資料來源: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