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第四季投資策略:多頭趨勢不變 價值與低基期族群輪動

第四季投資策略:
多頭趨勢不變 價值與低基期族群輪動
文/林成蔭(水利78,證券分析師〔CSIA〕,財子學堂副總,Money錢雜誌特約主筆)


時序進入年終,全球金融市場的牛市是否可以持續下去,讓投資人為自己加薪,是大家關心的議題。合理評估,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展望未來,多頭擁有穩健的景氣做為最大的靠山。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新的經濟展望,今年全球的經濟成長率由6月預估的3.3%上修到3.5%,而明年則由3.5%上調為3.7%,其中,先進經濟體的復甦步伐不變,歐洲和日本較原估計樂觀,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總體經濟亦有改善。事實上,OECD所追蹤的45個國家今年的經濟全部呈現成長,上一次有這般表現是2007年;再者,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研究顯示,今年全球經濟復甦的基礎遍及各種經濟體,貿易等領域仍可能有令人憂慮的保護主義,但大環境趨勢走揚無庸置疑,國際重量級機構陸續替未來的經濟前景背書。
美國職國際經濟環境之牛耳,聯準會(FED)在9月份的公開市場操作會議(FOMC)結束後公布經濟預測和聲明稿,透露出投資研判的重要訊息:
1.美國景氣發展優於原先預估
2.就業市場發展優於預期
3.通膨低於預期
4.今年會再升息一次,明年也將升息三碼,但2019年升息速度將放緩、5. 10月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整體而言,這次的經濟預測透露出FED對經濟發展更加肯定,而景氣回溫,通膨不高的現象類似「金髮經濟」,有利於股市投資。
世界經濟佳,台灣自然受益,景氣對策燈號已經回到綠燈,應不至於曇花一現,中華經濟研究院統計台灣的9月製造業PMI為58.7,已連續19個月維持在擴張期,創統計以來紀錄,其包含的六大產業體對未來六個月景氣狀況都表示樂觀;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為53.6,擴張速度趨緩但仍高於多空分界點50,其中住宿餐飲業與零售業現況緊縮,對未來六個月景氣看法也是保守,如何刺激內需,促使國人消費,將是行政部門的挑戰。
合理預估,全球主要區域和國家的景氣仍處於擴張期,股市反應景氣仍在牛的循環,台灣也不例外。今年台股走勢可圈可點,其實際表現應優於一般預期。台灣證券交易所除大眾熟知的加權指數外,還編纂了「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簡稱報酬指數),該指數以91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的12月31日 (2002年12月31日)的加權指數作為基期,但差異在往後計算時會把除息少掉的點數加回去,所以,這個指數不會因為配息而降低。這個報酬指數在下半年突破18?000點,這代表台股其實已如美股般創下歷史紀錄。
第4季牛市可望持續,持股可採取7成高水位,資產配置仍是「股優於債」,惟因本波多頭上漲時間已長,漲幅也大,年底前,有作帳行情的激勵,也有獲利結帳出場的賣壓,應注意以下兩個趨勢 :
1.類股輪動機會增加:近年成長股為市場主流,致使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低和高股息的價值股走勢落後,第四季成長股不宜追價,倒是可以佈局可能輪動的價值股。
2.低基期族群出頭天:多頭方向不變,但指數大漲易引來拋售,低基期的中小型股表現機會增加;主要國家中,中國市場距離歷史高點尚遠,商品中,原物料股基期不高,在世界各國推動財政政策,基礎建設的前提下,可以追蹤。
值得留意的是,長線看好,短線上可能震盪。知名投資銀行高盛研究指出,美股已經有超過300多天沒有出現回檔5%的調整,這是歷史第五長的紀錄;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在9月召開的理監事會議中評論,美股的結構脆弱性上升,金融市場普遍存在「羊群效應」,當市場遭逢重大利空時可能爆發滾雪球效應,要小心被動式投資所可能衍生的「系統風險」。
另外,即使判斷為牛市,也需做好行情突然反轉。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的研究,自1881年來,美股的平均景氣循環調整本益比(CAPE)為16.8倍,而歷次熊市之前的股價高峰時,平均CAPE為22.1倍,因此當CAPE高的時候,熊市浮現的風險偏高,9月美股的CAPE高於30倍,況且近期平均波動幅度遠低於長期平均水準,應提高警覺,因此,為因應無法預知但可能發生的風險,可以1~2成資金布局VIX(投資人恐慌指數)、黃金、美債甚或反向ETF,以為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