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成蔭(水利78,證券分析師〔CSIA〕,財子學堂副總,Money錢雜誌特約主筆)?圖/摘自網路
世事難料,今年尤盛。「美國總統大選川普脫穎而出」、「英國公投真的脫離歐盟」、「復興航空無預警停飛」,這些星象學家也無法預料的事情,一件一件躍上檯面,令專家眼鏡碎落滿地。
這些重大的政治經濟事件牽動到金融市場,例如,川普因貿易保護色彩和偏激言論被視為金融市場的利空,結果出爐卻意外勝選,亞洲股市遭受龐大賣壓一片慘綠,日經指數單日重挫919點,跌幅達5.36%,台股單日也跌了274點,跌幅2.98%,金融市場一片肅殺氣氛,孰料當晚美股居然收紅,與市場預期相反,隨後不到1個月,美國三大指數道瓊、標普500、那斯達克紛紛創下歷史高點,做錯方向的投資者是兩面挨耳光。
難以預料的事情,如何投資?對一般人而言,貫徹資產配置,不需要追高殺低,就可以達成「趨吉避凶」的效果,所謂「資產配置」就是因應投資者的投資屬性、風險承受程度和投資目標,把資金分配在不同種類的資產如:股票、債券、房地產及現金等,在降低風險的時候,也獲取投資報酬。短期波動本就難以預測,避免受情緒影響追高殺低方為股市長久生存之道。
舉例說明:
劉的華有100萬,他屬性為穩健型,風險承受度中等,投資目標報酬率希望超越一年期定存利率,為了不冒高風險,他不追求高利潤而將資金全部都放在股市;也擔心過度保守,將一百萬完全在銀行定存被通貨膨脹侵蝕掉本金,於是將自己的資產以50:50平均放在「股市」和「固定收益」。這樣的投資方式就是簡單的「資產配置」,但是,為了讓資金能夠更加穩健的成長,還可以再更進一步的調整。
以上述的國際事件為例,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在選前強調「美國優先」,選後正式宣布,將立即發出意向書退出由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這個動作可能導致這個協定擱置,由於原簽約會員國還能加入其他區域經濟整合的協定如RCEP,影響有限,但TPP因中國非會員國,原為是台灣最有可能加入的「區域經濟整合」組織,此一發展,對台灣中長期的企業營運發展不利,政府有關單位積極尋求補救措施,台股表現也可能受到抑制。
因此,以範例中的劉的華來說,他的投資組合資產配置有5成投資在股市,這5成如果全部在台股,一段時間後,或會出現績效不如預期的情況,如果改成「全球股票」就可以避開單一市場波動的風險;另外還有5成在「固定收益」,如果將投資範圍擴大成「全球」的固定收益,也有機會享有較高收益率,分散單一市場匯率波動的風險。也就是在投資組合中持有漲跌負相關(反向)或著零相關的商品,才不會同向大漲大跌,影響績效。
投資全球,其實不難,各銀行銷售的海外基金,保險公司的投資型保單,都有相關商品每個月數千元起,就可以達到此一目標,重點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工具,基金投資是投資人熟悉的商品,只要選擇社和自己的方式,理財就簡單許多,舉例如下:
★喜歡標的單純好管理
可以從「全球平衡型基金」開始,平衡型基金會將資金按照其專業判斷分配在股、債、甚至於匯市中,等於懶人的資產配置方式。
★積極但沒時間或沒興趣研究
可以先在專業金融機構(如銀行),測驗自己的投資屬性和風險承受程度,訂出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比例,再選擇優質的「全球股票型基金」和「全球債券型基金」分批進場。
★喜歡自己動手投資理財
股市的部分,就可以從「區域」如新興市場、歐洲、日本等,或著「產業」如生技醫療、原物料;而固定收益也可以分為政府債、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券、貨幣型等。
另外,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可投資於證券或商品,同時具有股票與共同基金的特性,發行種類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