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

/王家弘亞東紀念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

 

    南韓於2015520日證實出現首例「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簡稱中東呼吸症候群」後,但南韓政府一直到20150605日才公開源頭兼重災醫院──京畿道平澤市平澤聖母醫院,最後有30人直接或間接感染,確診罹患中東呼吸症候群,且連醫院的門把都有MERS病毒。而三星首爾醫院也是為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的最大傳染源,確診第十四例病患被三星首爾醫院誤診為肺炎,在醫院急診室咳了三天,將MERS病毒傳染給八十五人。至2015630日南韓已有182確診感染者,其中33例死亡。

 

  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為單股RNA病毒,屬於冠狀病毒科之beta亞科。此病毒與引起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冠狀病毒同屬冠狀病毒科,但並不相同。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2923日公布全球第一例確診病例,為49歲男性卡達人,有沙烏地阿拉伯旅遊史,因呼吸衰竭於倫敦住院,2012921日英國衛生部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後通知世界衛生組織,其後經各國監測通報(含回溯性檢查),迄今已在中東地區、非洲、歐洲、亞洲及美洲陸續發現確診病例,絕大多數個案皆有中東旅遊史、居住史或工作史。男性多於女性,以中年人為主。20143月中旬以後,散發病例及醫院內群聚感染病例皆明顯增加,病例集中於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經分析發現約有75%之病例因接觸患者而感染,大多數為醫護人員,多屬輕症或無症狀。社區散發感染病例數亦增加,但尚無發現大規模家庭群聚事件。因為發生病例皆不在東亞地區,因此,在台灣除醫療人員外很少引起大家的關注,最近因南韓爆發後才引起大家的關心。

 

蝙蝠是大部分beta亞科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中東地區的蝙蝠曾分離出MERS-CoV,但因多數個案無蝙蝠接觸史。近期發現中東當地的部分單峰駱駝分離出MERS-CoV,其基因序列與確診個案檢體分離出之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且多數當地駱駝體內有該病毒抗體,顯示曾遭該病毒感染,加上部分確診個案曾有駱駝接觸史,顯示駱駝最可能是人類感染MERS-CoV的潛在感染源。因此,可能蝙蝠傳給駱駝,再經駱駝傳給人。根據目前研究推測,個案可能因接觸或吸入患病駱駝之飛沫或分泌物而感染,另曾有研究指出MERS-CoV病毒可在低溫(4)的駱駝生乳存活72小時,部分確診病例亦曾飲用駱駝乳。人與人間的傳播主要以醫院內感染為主,病毒是經由人與人密切接觸而傳染,南韓的醫院內傳染除與確診病患住同一病室的病人外,同病室照顧的家屬也被傳染,而更多的人是在急診室待床時被感染,所以MERS-CoV病毒主要可能透過呼吸道飛沫顆粒傳播,另外以直接或間接接觸到感染者分泌物等方式傳播。

 

確定病例的症狀主要是發生急性的嚴重呼吸系統疾病,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呼吸急促與呼吸困難,也可出現腹瀉等腸胃道症狀。感染者通常會有肺炎,部分嚴重病人會出現腎衰竭、心包膜炎、血管內瀰漫性凝血(DIC)或死亡。目前沒有疫苗與特殊的治療方式,僅能症狀治療與支持性療法。死亡率約達三成。

 

欲赴中東地區的民眾,應提高警覺並注意個人衛生及手部清潔,同時儘量減少至人群聚集或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活動,或與有呼吸道症狀者密切接觸。此外應避免前往當地農場、接觸駱駝或生飲駱駝等動物奶,以降低受感染可能性。注意熟食與生食分開,以避免交叉汙染。老年人或具糖尿病、慢性肺病、腎衰竭及免疫不全等慢性病族群,更應謹慎做好適當防護措施,因罹患後死亡率很高。

 

自中東地區入境的民眾,若出現發燒或有急性呼吸道症狀,應主動通報港埠檢疫人員,並配合接受檢疫及後送就醫作業,進行採檢與醫學評估;返國14天內,若出現呼吸道症狀或有發燒症狀,則應佩戴一般外科口罩儘速就醫治療,並主動告知醫護人員旅遊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