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家弘(亞東紀念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圖/摘自網路
現代人因為營養充足又不太運動,導致體重過重、血壓上升、血脂異常、血糖偏高,因此易發生心臟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就是描述此類人的總和表徵。依衛生署代謝症候群定義為以下5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3項以上者,判定為代謝症候群:
腰圍過大:男性>=90 cm ,女性>=80 cm 。
血壓過高:收縮壓SBP>=130 mmHg或舒緩壓DBP>=85 mmHg 或有服降血壓藥物者。
高密度脂蛋白過低:男性<40 mg/dl,女性<50 mg/dl。
空腹血糖值過高:空腹血糖>=100 mg/dl或有服降血糖藥物者。
三酸甘油酯過高:血液中三酸甘油酯>=150 mg/dl。
因此有代謝症候群的人常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腹部肥胖等狀況,而此些狀況皆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有代謝症候群的人發生心臟血管疾病的機率是無代謝症候群人的1.53倍,因心臟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是無代謝症候群人的1.74倍,發生冠心症的機率是無代謝症候群人的1.52倍,發生中風的機率是無代謝症候群人的1.76倍。
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在2005-2008年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男性代謝症候群之盛行率由19-30歲的8.2%,隨年齡上升至65歲以上年齡層之44.5%。女性19-30歲的之代謝症候群盛行率較低,為2.2%,亦隨年齡增加而盛行率上升,且其增加速率更為快速,至65歲以上年齡層,有57.3%之女性罹患代謝症候群。無論男女性,於45-65歲年齡層,代謝症候群之盛行率均約3成左右。依此代謝症候群盛行率年齡趨勢之觀察,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且女性上升速度尤勝於男性,男女性之盛行率年齡趨勢具交叉(cross-over)現象。
各地區層之代謝症候群盛行率情形,在男性來看,北一層盛行率22.5%為最低,而山地層最高,且高達5成之盛行率,顯著高於北一層;其餘各層之盛行率居於24.5%至29.5%之區間。在女性方面,以北二層14.8%盛行率最低,北一層17.4%次之,女性在山地層之代謝症候群盛行率亦近5成;其餘各層盛行率則於21.2%至28.5%之區間。
發現有代謝症候群時,必須加以防制,下圖是國民健康署建議的防治策略,以預防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發生,從而減少此兩種疾病對健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