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摘自網路
⊙文/周武國(EMBA100)?圖/摘自網路
小提琴為弓弦樂器,是管弦樂團弦中最重要的樂器,主要的特點在於其聲音、演奏技巧和豐富廣泛表現力。小提琴最早出現於16世紀義大利北部威尼斯、熱那亞等港口,在義大利文中稱為「violino」,意為「小的中提琴」,早期多數小提琴只有三條弦,部分學者由此推測小提琴前身由中世紀三弦琴(Rebec)及阿拉伯雷貝琴(Rebab)演變而來。
提琴演奏技巧雖然是音樂表現,其實琴身良莠亦足以影響演奏臨場表現,因此演奏家總是極力追求擁有名匠所製造的提琴,名師所產製提琴自古即為收藏家所鍾愛與收藏,古琴除了完美音色演奏外,同時兼具藝術古董價值,古琴樸拙在歷經長期拉奏展現優雅弧度、美麗木紋琴面、天然古樸手工漆香氣等,使古琴跳脫單純樂器價值成為典藏珍品。提琴市場價格包含其獨特稀少性與歷史背景、製琴者名氣地位及琴本身音質與藝術性。
古琴在近代價格資料顯示每年快速增值已成一門投資標的,市場投資人期待它的升值做為投資保值升值工具之一,古琴在獨特稀有性及總量不變及部分收藏家典藏後即不在市場流通,造成提琴流通交易市場價格穩定維持高價。2006年義大利製作提琴大師史特拉第瓦里(Stradivarius),在一場公開拍賣會場以350萬美元價格拍出,當初拍賣價格再次創下史特拉第瓦里(Stradivarius)小提琴成交紀錄。1721年出品的義大利史特拉第瓦里(Stradivarius)小提琴,安.布朗特女士(Lady Ann Blunt)家族1971年以拍賣價格8.4萬英鎊取得;2011年6月21日在倫敦拍賣會上,競標者以980萬8000英鎊向Tarisio拍賣商標得;時隔40年其身價已經漲116倍,顯然對於名琴的追捧,市場收藏、喜好者的熱度從來不減。
古董名琴在拍賣交易市場長期存在價格易漲難跌,專營高級提琴及琴弓買賣Hong Kong Strings董事總經理Ronald Wilson表示,店內出售的古董小提琴一般的升值潛力都平穩向上,即使買家將琴退回,仍然可以得到100%的Trade in價值。主要影響提琴價格通常包括提琴作者、市場價格、歷史意義、音樂價值、健康狀況、證書等因素,提琴價值具多重性,經濟價值(economic value,即可供出售或購買的價格)、關鍵價值(critical value,即獨有的特質)以及象徵價值(symbolic value,即表彰觀賞者或收藏者之社經地位與品味等)。探討象徵價值與提琴市場運作及提琴主價值重要關鍵影響因素,一把好的小提琴是值得投資的商品及藝術品,所謂好的小提琴,就是沿襲Antonio所流傳下來模型所製做的小提琴,需經過良好的保存。因為小提琴從定價商品,經過使用者及投資者的使用愛好收藏之後,才能變成藝術品,需要時間的考驗;所謂時間的考驗,就是經歷歷代的喜歡,這時候所收藏的提琴音質並不是重點,因為聲音好壞是很主觀的,而一般收藏家並不清楚聲音的好壞,藝術是必須經過訓練的,要懂得音質好壞是必須經過訓練的,因此一把經過時間淬煉過的琴,是值得投資。
自1970年代金本位主義消失之後,各國貨幣政策不一,大量印行鈔票後,造成通貨膨脹,優質小提琴猶如全球地段最好的房地產一樣,而且是可輕便攜帶,具有稀有性及變現性,所以也成為全世界富豪所投資商品之一;同時因它有投資門檻,必須對藝術品有一定的認識及相當的財富才有辦法投資,縱使在不景氣時反而是投資的標的,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全世界沒有一把名貴的琴因不景氣被釋出低價拍賣,反之價格節節高漲。
備 註
台灣台南奇美基金會,收集1550-1950年的弦樂器已經超過450把,來自350位大師作品,是自有提琴史500年來,有系統的收集,齊全的程度,目前堪稱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