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愛河之心
⊙文?圖/侯碧松(機械65)
朦朧月色白光線,浮出紗帽山;河流水影色變換,海風陣陣寒;一隻小鳥找無伴,歇在船頭岸;啊…!美妙的,啼叫動心肝。
淡水黃昏帶詩意,夜霧罩四邊;教堂鐘聲心空虛,響對海面去;埔頂燈光真稀微,閃閃像天星;啊…!難忘的,情景引心悲。
(台灣歌謠:淡水暮色)
小時候住在南部下港的鳳山小鎮,從來沒有去過繁華的台北都市,但是卻時常從收音機播放台灣歌謠的節目中,聽到這首由洪一峰作曲,葉俊麟作詞的淡水暮色,心想長大以後,一定要去淡水碼頭看一看,帶有詩意的淡水黃昏。
淡水漁人碼頭位於淡水河出海口右岸,原先只是一個傳統的小漁港,如今,已發展成為多元化、多功能的觀光休閒漁港,碼頭區內不但擁有美輪美奐的浮動碼頭、木棧道防波堤、堤岸咖啡座、半圓型的觀景平台和港口公園外,另外最著名的觀光景點,則是一座具有流線彎曲造型、單側斜張設計的淡水情人橋。
淡水情人橋是相當熱門的婚紗與廣告片拍攝的場景,也是情侶們朝聖的地方,尤其是在朦朧月色的夜晚,兩人手牽著手,慢慢的散步於橋上,身處於四周五光十色的光影變幻中,氣氛是無比的浪漫。
站在遠端的堤岸邊,對著落日的天空與浪漫的情人橋,以長達120分鐘的拍攝時間,從傍晚到夜晚,利用重複曝光的拍攝手法,完成了這一幅奇幻色調的淡水暮色作品。
攝影略談
黃昏到夜晚是光的繪圖時間,可提供相當精采的光線及奇妙的色溫供運用,所謂色溫是色彩的溫度,也是人在自然環境下對於色彩變化的一種感受,而光線則包括自然光和人造光源,例如黃昏時刻海邊奇幻多變的雲彩,日落後天空從淺藍到深藍的色溫變化、街頭上閃爍不停的霓虹燈色彩、遊樂設施轉動的燈光形成亮麗的圖案,這些光線與色溫的表現,都是夜間攝影的最佳題材。
夜間攝影拍照,需要長時間的曝光,因此要用三腳架和快門線,防止使用B快門拍照時相機震動,有時候還要運用黑卡,在鏡頭前對較亮部作局部搖晃,以減少較亮部與暗部的光差,讓影像的明暗部盡量平衡。
夜間藍色調最佳的拍攝時機,只要不是朦朧的陰天或是下雨天,在完全日落後約15~30分鐘的Magic time,使用三腳架與B快門線,對著東方的夜空以長時間拍攝,均可拍到夜間藍色調;尤其再搭配特殊的建築物或是馬路的車燈軌跡,當作拍攝主題,等到藍色調一出現,按下快門,即可完成一幅精彩的夜間攝影作品;如果想要拍出星芒的燈光,也很簡單,只要採用M手動模式,縮小光圈(至F11或F16),以適當的長時間曝光拍攝即可。
圖中淡水暮色的作品,係早期以正片(幻燈片)拍攝的,利用同一張底片在三個不同時段,以三次重複曝光的技巧完成。第一次按下快門,在淡水的夕陽西下時刻,當時天空雖有烏雲出現,但仍呈現暖色調的色溫;第二次拍攝,則等到夜晚的天空出現藍色調,由淺藍色慢慢轉為深藍色後按下快門;最後一次按下快門時,這時天幕已是全黑,橋上的燈光逐漸亮起,算一下完成這幅影像,從傍晚拍到夜晚,拍攝時間居然長達2個小時,不過畢竟也完成小時候想要目睹「淡水黃昏帶詩意」的心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