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 決定 高度
腦袋 決定 口袋
⊙文?圖/施文炤(電子72)
畢業後,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雖然只有一次的求職經驗,但有些心得。求職第一個面臨的問題是「剛畢業,沒有工作經驗,但是很多工作都要求要有工作經驗,怎麼辦?」
建議可採迂迴的方式進入想要的行業,譬如想往銀行業發展,可先去銀行信用卡中心當辦事員,累積一些經驗後,再去申請更高的職位,會比較容易。
履歷表分為3大類,第1類是創意型的履歷表,喜歡把履歷表作的跟別人不一樣,想藉由一些創意來凸顯自己。除非是應徵跟廣告、設計、研發或創意有關的工作,否則儘量不要使用創意型的履歷表,還是使用傳統的方式會比較好。
第2類是記事型的履歷表,從小學開始的經歷都寫在履歷表上,其實沒有必要,從大學之後開始寫就可以了。
第3類是功能型的履歷表,就是依照工作性質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履歷表,建議新鮮人使用第3類的履歷表,長度不要超過一頁,依工作性質,列出相關項目就好。
待遇的問題如何回答?寫得太高或太低都不好,建議「依公司規定」。
關於面試,華裔學生比較謙虛,不會主動表現自己,這是社會新鮮人在找工作時一個非常大的致命傷,建議在面試時,保持自信,清楚地把自己的優點表達出來,若是認為表達能力不夠好,可以參加一些課程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參加社團一方面可以學到許多東西,一方面也可以訓練自己表達的能力。根據調查,女生的就業率比男生高百分之四,原因就是女生的表達能力比較好,因此男生應該注意一下自己的表達能力。多數同學在面試時會說「我是來學東西的」,這個回答不恰當,公司不是學校,是要運用你的專長來幫公司做事的,因此,建議遇到類似的問題,回答「我會全力以赴的」。
很多面試時會被問到「為什麼要用你而不用其他人?」,這個時候不要回答空洞的理想抱負,應該把以前作過成功的案子拿來證明有什麼樣的能力,以及可以作哪些事,若是剛畢業的學生可以把上課時作過的報告,或是舉辦過的社團活動拿來證明你的能力。專業的知識與能力,才是你進入公司之後所真正需要具備的能力,各位可能覺得現在提這個已經太晚了,但是告訴各位,學習決不會嫌晚,在每一行裡面都有很多專業的執照,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考。
另外就是要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常常聽到抱怨公司有很多問題,我就告訴他,如果今天這個公司什麼問題都沒有,就不需要你了。另外各位要培養自己的領導能力,也要培養被人管的雅量,不要因為自己的學歷或背景,就不願意做基層的工作,例如說產品推銷員,根據統計有60%的CEO都是推銷員出身的,跑過業務才會對市場有一定的了解與敏感程度。
要有工作所需的常識與態度,例如要知道老闆的個性,不要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做完工作之後要記得向上司報告等等。很多人會問「做什麼樣的工作最好?」,我認為最好的工作,第一就是在大老闆旁邊工作,因為可以學很多東西,另一種就是剛成立不久的公司,因為公司剛成立,人數不會很多,你做的事老闆一下就會看的到,對於將來的升遷會很有幫助。
很多成功的企業家都表示他們都曾有貴人相助,這些貴人,是需要平時就常與人保持連絡。我認識一個朋友,他在與人交換名片的3天內一定會打個電話給對方,雖然並沒有重要的事,但是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將來如果有事就會想到他。我建議各位要保持一個觀念,不要想著贏過幾個人,而要想著幫過幾個人,有捨才會有得,不要認為把我知道的教了別人,他就會來搶我的飯碗,你幫過的人越多,將來幫你的人會越多。
最後展望未來幾年的就業市場,通訊產業仍舊會屹立不搖,維持在市場的主流,網路產業也會蓬勃地發展,在經歷泡沫化之後,現在的網路產業反而比較健康。另外就是戰略型的知識產業,也就是專利的管理與獲得,以及相關的法律問題,都是非常有競爭性的產業,將來生物科技,藥物與基因相關的產品仍然會是市場的主流。
希望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不懼失敗,勇於嘗試,?永遠懷有一顆找尋自?我的心,追尋夢想,實現並發揮自我價值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