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廠商拓展海外市場 可找輸出入銀行幫忙

⊙文/林水永(中國輸出入銀行總經理,財稅67)


臺灣屬於出口導向之海島型經濟體,對外貿易為經濟成長之主要動力。為因應國際貿易發展、促進產業升級,以及持續經濟成長之需要,政府於民國68年成立中國輸出入銀行(簡稱輸銀),隸屬於財政部,擔負官方輸出信用機構(Official Export Credit Agency,ECA)的政策性功能,提供我國廠商融資及輸出保險等各項金融服務,以提升出口競爭力,俾利其拓銷海外市場。輸銀之輸出融資及海外投資融資業務,提供廠商優惠利率之資金融通,並配合輸出保險及海外投資保險之承做,以利廠商規避相關之信用風險及政治風險。

一、輸出融資

為協助我國廠商融通出口資金,針對我國產製或組裝之貨品或勞務以及台灣接單、海外出口(含中國大陸)之貨品,期限在一年以內之出口交易,輸銀之「短期輸出融資」可提供出口金額85%之資金,出口商無須另提供擔保品,僅以信用狀項下承兌匯票或開狀銀行SWIFT承諾付款通知做為擔保,並投保「信用狀出口保險」,以規避開狀銀行信用危險及進口國政治危險。

針對期限在一年以上之整廠、整套機器設備輸出及其他資本財交易,輸銀之「中長期延付輸出融資」提供期間較長、可分期付款且利息較優惠之資金,出口廠商同樣不須提供擔保品,而是以國外銀行開發之擔保信用狀或分期付款信用狀項下承兌匯票為擔保。經由此項融資,我國廠商在設備出口時即可收到貨款,外國買主則可利用分期付款的便利,進而提高國外採購我國機器設備之意願。由於中長期輸出交易之期間較長,還款來源為國外買主,所涉風險較大,輸銀會分析進口國家政經情況、評估國外買主及開狀銀行的債信,協助廠商了解出口風險,並為出口廠商安排投保「中長期延付輸出保險」,以承擔進口商不付款違約風險。在本行保險項下給予之融資額度,將比商業銀行之押匯額度更為寬廣及更具彈性。

二、海外投資融資

隨著國際間資本、技術移動頻繁,產業趨向全球化分工之時代,我國廠商赴海外投資案件增多,對國內經濟產生直間接之貢獻,例如:將傳統勞力密集產業移往海外工資較低廉國家,原有機器設備產能可繼續利用,增加投資收益;而大型企業赴海外投資,可利用當地廉價土地及人力,製造相對低成本之零組件回銷國內,台灣之企業總部則可專注於研發及製造高附加價值之組件及產品,如此將有助於提升競爭力,並達到規模經濟,對促進經濟成長具有實質效益。

有鑒於此,輸銀積極辦理「海外投資融資」業務,無論以外匯現金匯出或以機器、設備、零配件、原料等作為股本投資;以外匯現金匯出從事購併;或以貸款方式,提供海外被投資事業執行投資計畫之廠商,輸銀可以優惠利率提供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核准或核備赴海外投資廠商最高對外股本投資金額80%之資金,貸款期限最長可達七年,乃廠商拓展全球市場、建立海外行銷據點及發貨倉庫時,籌措資本之最佳選擇。

三、輸出保險

輸銀除了提供輸出融資外,為降低我國廠商因出口貿易發生國外應收帳款無法收回之風險,依據交易條件之不同,提供L/C、D/P、D/A、O/A等不同付款方式之輸出保險商品,並開發「客製化」全營業額方式之保單,以滿足出口廠商不同風險控管之需求。主要保險商品包含「信用狀出口保險」、「託收方式輸出綜合保險」、「記帳方式輸出綜合保險」、「中小企業安心出口保險」、「全球通帳款保險」及「中長期延付輸出保險」。

出口廠商投保輸出保險之好處相當多,除可將應收帳款的不確定性量化為固定成本以確保營業利潤,增加報價彈性以擴大接單能力,且可節省徵信、融資及自行追債的費用及成本,並藉由標準化制度建立,避免因買主的信用或財務問題影響自身的營運。尤其在國際經濟政治情勢轉變,造成國外買主不付款,經由輸出保險機制,廠商可獲得輸銀一定金額之理賠,又日後繁瑣之追債催收程序,輸銀專業人員皆可協助辦理,大大規避廠商所面臨之政治及信用風險。

四、優惠專案

近年來歐元區國家受到歐債危機衝擊,持續處於衰退狀態,加以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國內需求下滑,成長明顯放緩,以及美國、中國大陸經濟擴張步伐減弱等種種負面因素影響,輸銀與政府各相關機構合作,辦理以下優惠專案,以協助我國廠商在不景氣時代拚出一條貿易活路:

(一)與經濟部合辦「強化出口貸款方案」及「振興出口貸款方案」,102年度提供新臺幣100億元資金之優惠利率出口貸款。(二)與行政院國發基金合作辦理「海外投資融資」,提供優惠利率之貸款。(三)輸出保險優惠方案(1)代辦買主徵信費:最高可享免費至5折之優惠。(2)保險費優惠:1.信用狀出口保險:保險費2.5折~5折。2.D/P、D/A、O/A等單一買主險別:保險費率優惠。3.全球通帳款保險:保險費7~9折。

於全球經濟景氣衰退之際,輸銀擔任推動臺灣對外貿易之任務,廠商可藉由輸銀提供之各項「輸出融資、海外投資融資及輸出保險」取得資金融通,同時規避各種政治、信用風險,開拓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