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跟著電影去奧地利旅行

⊙文?圖/王玲慧


奧地利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有多彩豐富的文化內涵,維也納緣起於17世紀哈布斯堡家族的興盛,成為歐洲權力的樞紐,這座美麗的城市吸引了無數音樂家群聚,創造了世界音樂之都的獨特地位。


沃爾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

莫札特,一個6歲就能譜曲,8歲寫出第一首交響曲,11歲寫了第一部歌劇的神童,他的人生際遇是如何的呢?天才在現實生活中的處境,受世俗的限制與約束下,是否仍能展現天賦才華呢?

電影「阿瑪迪斯」以反派角色薩利耶里與恃才傲物的莫札特之間的關係,為我們敘述了一個情節精彩的故事。在莫札特死後30年,住在精神病院裡的薩利耶里向神父告解他謀害了莫札特。時間往前回推到某年,宮廷來了一位舉止粗魯,笑聲狂放的年輕人莫札特,他信手拈來的樂曲如此動聽,才華深受讚賞,這對薩利耶里來說如晴天霹靂,立刻陷入信心喪失的挫敗裡。薩利耶里是御用作曲家,一生渴望上帝賜予天賦,能以天賦創作來榮耀神,而莫札特這位不世出的天才出現,是讓他多麼忌妒,多麼折磨啊!幾度內心交戰後,他選擇了不擇手段陷害莫札特。

一天夜裡,他扮成神秘黑衣人出現,付錢要莫札特寫「安魂曲」,莫札特在喪父之痛、精神不安之下,以為那是死神來到,在極大的心理陰影下,以虛弱的身體譜曲,但未能完成即離世。後來,薩利耶里終因自責與罪惡感而發瘋。

與小約翰史特勞斯父子相比,莫札特的父親是以孩子為榮的。但在父親全力栽培下的莫札特,從小就坐著馬車巡迴演出,足跡踏過88座歐洲城市,甚至進入凡爾賽宮演出。在成人世界長大的神童,或許因從小被讚美,長大後說話的口無遮攔,對人批評少有讚美,以致人際關係不佳,被薩爾斯堡主教視為滑稽可笑、好動沒教養,而莫札特也討厭宮廷的僵化氣息,最後還是選擇離開故鄉,開始他的獨立創作生涯。

他的人生其實不順遂,在18世紀的當時,音樂家的出路只能在宮廷與貴族間求生存,要看人臉色過日子。他雖獲得皇帝讚賞,卻始終沒有獲得固定工作,穩定收入。〈做過主教宮廷樂師,但沒薪水〉終其一生坎坷貧困,故鄉的人並不認同他,但他始終保持樂觀與赤子之心。

真實的薩利耶里除了是宮廷樂長,也是有名的歌劇作家,學生有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是位提攜後進的老師,莫札特可能是他的競爭對手,但謀害說實在缺乏證據。

莫札特這位音樂天才在當世未能被珍惜與重視,但他用生命譜寫無數動人的樂章,至今仍感動世人的心靈。


音樂神童的故鄉--薩爾斯堡

靠近德奧邊境,距首都維也納約300公里的薩爾斯堡,是一個歷史古都,處處顯露優雅氣息。百年來延續至今的藝術風華依舊耀眼,古老而美麗的建築與街道上各式古典精美如藝術品般的鑄鐵招牌,傳達了幾世紀來的歷史人文風景,儘管隨時代推進,有所翻修,仍然維持數百年前的樣貌。

薩爾斯堡矗立在山丘上,停留在屬於它的中世紀時光,城堡內的大廳是莫札特演出過的地方。昔日主教擁有宗教與世俗的權力,加上領地內有鹽礦銀礦,財力十分雄厚,他為愛人蓋了一座令世人驚豔的米拉貝拉宮〈Mirabell Palace〉及花園,兩人共同生活,生了許多孩子。後來主教因奢侈糜爛遭宗教法庭判決,被囚禁在山上的薩爾斯堡,直到老死。

舊市區格特萊第街9號是莫札特的出生地,他一直到17歲都住在這棟房子裡。新城區的莫札特故居是他擔任主教樂師時住的地方,一直到1781年,與主教鬧翻後,25歲的他隻身前往維也納發展。

薩爾斯堡整個城市裡充滿了以莫札特為號召的紀念品、巧克力,在莫札特出生地附近,整個街道幾乎是三步一家商店,想買任何印有莫札特的紀念品,像T恤、杯子、文具、等等都有。

舊市區的街道上最吸引人的當然是莫札特的故居,巷弄裡人潮不絕,店鋪門前迷人的一景是掛在店門口的招牌,每個用鐵雕鑄刻劃出來的招牌風情各異,展現了獨特的美麗優雅,連麥當勞都因它而美麗了起來。

莫札特成就了薩爾斯堡,這個城市也因莫札特而榮耀。


◎薩爾斯堡交通:

市內範圍不大,很適合步行漫遊。若要前往近郊的聖沃夫岡湖區,則需搭乘巴士,或是駕車前往;亦可參加當地旅行社的一日遊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