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蓓蓓(會計59)
每到8月就是美國大學秋季班入學的時刻,也就是準留學生開始思索要離鄉去到國外求學生活該準備些什麼?日用的行李,必要的文件,金錢等等,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理調適,如何在異鄉求學生活。
行李不要太多太雜,美國學生都很樸實,T恤,牛仔褲,棉織品的比較適用。食的方面,目前華人的超市到處都有,不像80年代,所以不需要帶生力麵類的東西。教科書籍方面,因為是e時代,電子書,整理好的電子檔案完全不佔地方,減輕行李重量。
最重要的是文件,除了護照,I-20(學校入學許可証)表格,還有一般學校都會要求體檢表格,這些都是入境或入學必備文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I-94(外籍學生合法居留証明)可以向旅行社先拿到表格仔細?寫,通常到達美國通關時,留學生必須把護照,入學許可I-20表格,體檢表格,及I-94交給移民官審查,照例移民官會問一些問題,例如來美國的目的,求學的地點,帶多少錢等等,核准之後移民官會在I-94簽章,那一小紙片是合法入境美國唯一証明,在美居留期間要與護照妥當保管。如遺失還要到移民局補申請非常麻煩。
金錢方面儘量低於5,000美金,支付學費生活費以到美國後開一戶頭以匯款方式為最安全的辦法,再辦一張國際信用卡,一般生活支出以卡支付。老美身上很少人有大量現金,但華人卻有喜歡帶現金習慣,而成為歹徒的目標。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建設,在出國前要把各種情況都仔細想一想,面對未來的問題與挑戰要做一心理調適,要能尋求獨立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有親人或朋友已在國外那是最好,如果沒有的話也要尋求自己畢業的母校校友會的協助,台灣好的大學在美國都有校友會,有學長們的幫忙,除了可借鏡他們的經驗,同時在國外也比較不孤單。
一般而言?,在美國求學生活,初期是蜜月期,一切都是新鮮、新奇、樂觀的階段。現實生活來臨,語言文化差異,功課的壓力,思鄉的情緒,開始有失望的階段,有些學生受不了壓力就半途而廢,非常可惜。只要能撐一個學期下來,慢慢進入適應的階段,對學校對老師都不再陌生,也交到不少美國的朋友,功課也跟上,學校的生活就多彩多姿。所有的碩士,博士都是這樣走出來的。
(因每期月刊只有1,000字的篇幅,故無法包括全部資訊,如想詳細詢問,歡迎來信。e-mail:peipeihsen@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