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分享
《美國留學與經驗分享》爭取美國大學獎助學金的策略

⊙文?圖/陳蓓蓓(會計59)

不少台灣的學生想到美國留學升造,但是最大的阻力是因為美國大學學費年年高漲,私立學校每年的學費一般在5萬美金左右,公立學校在也要4萬美金,加上出國的機票,生活費用,對一般家庭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經濟負擔。獎助學金可以幫助留學生支付大部分的費用,減輕家庭的重擔。但是一般台灣的學生都認為那是為美國人所準備的,一般外籍學生是可遇不可求。其實以全世界來說美國是提供最多獎助學金的國家,有聯邦,有地方,有學校,有系所,有教會、社會、企業團體,還有校友們提供等等。

美國大學發放獎學金的先後順序:

第一、發給學校或系所最需要的人才

每個學校及系所都有一定發展的目標,及研究的方針,想要去申請入學的學生一定也是對那方面研究的專題有興趣才會想進入那個學校,所以應該在大三、四時要常常從那學校的網站去尋找資訊,並從該校教授的專題論文中進行研究探討。舉一個真實的例子來說,有一位成功大學研一的學生,對MIT的Media Lab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非常嚮往,幾乎天天都在看他們的網站,他發現在成大也有類似的研究,所以他把他自己在台灣研究的一些成果,放上Media Lab 的網站,沒想到馬上有回音,希望他能到美國來面談,MIT很吃驚台灣也有做這方面的研究。他去了,結果MIT給他全額獎學金及每月3千美金生活,因為他是他們需要的人才。結論是你在大學時所做的研究或是小的創新發明,都要盡量去國外的網站去發表,讓全世界的人都看見,也許會得到你從未想到的結果。

第二、品學兼優的學生

這是以大學4年的成績單,GRE、TOEFL等考試成績,參加課外活動的成果,以及你的自傳來做一個考量的依據。如果你有出國留學的計劃,必須在大一的時候就要開始準備,才能拿出亮麗的成績單。一個外國的大學為什麼要給你獎學金來拿他們的學位,你要的是不是3、5萬元台幣而是10萬美金,試想你要存300萬台幣不是工作幾年就可達到。越早準備成功機率越高,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第三、家境清寒而品學優秀者

這是以本國低收入家庭為優先,還有落後弱小族裔為選擇的基礎,有些以亞洲族裔而設立的獎學金。但是亞洲貧窮的國家太多了,台灣在美國人來看,還是在四小龍之內的國家。

申請時有許多程式,許多表格,有時間的限制等等,但是申請人必須要有的態度是要有恆心有毅力,決定你想去的5個學校,依照學校的規定送出你的申請表格及附件(教授推薦信,或該校畢業校友推薦函),這是第一次接觸,除了等待答覆之外,還可以在4星期後以很禮貌的書信去查詢,充分表現出你的期待,以及想進入該校的決心。在2、3個月後,如果收到被拒絕入學的通知,可去函詢問校方理由及如何改進的方法,下一年度再來,絕對不能灰心就放棄,如果學校準你入學但是沒有獎學金,就要以哀兵政策,以文情並茂的信來打動學校,要讓他們感覺失去你很可惜,而放入後補名單中。很多學生都認為要申請到全額獎學金太難,一遇挫折就放棄,但是你要去想300萬台幣是那麼好賺的嗎?恆心毅力是申請獎學金成功的基礎,用一、兩年的時間給你的人生更上一層樓是值得的。最後有幾個網站隨時要上去尋找: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id, College scholarship search, internationscholarship.com 有500多種獎學金等著你去申請!

(因每期月刊只有1,000字的篇幅,故無法包括全部資訊,如想詳細詢問,歡迎來信。e-mail:peipeihsen@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