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創業布局航太產能
進入歐洲藍海市場:「我為未來而改變」
文/陳書芸.攝影/陳書芸、經寶精密提供
學歷:
‧逢甲大學工業工程系78年畢
現職:
‧經寶精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經歷:
‧仁寶電腦 工程師
\早期的南向政策掀起一股台灣企業前往東南亞投資的熱潮,當年29歲的鍾國松學長因此踏上泰國土地,一步一腳印展開異國創業的旅程。以五金製造起家的經寶精密發展成為涵蓋伺服器機殼、販賣機、醫療器材、銀行ATM等領域的機構件製造商。2010年切入航太、食品檢測機器及醫療科技等利基市場;2014年掛牌上市,近年來更在航太產業找到新的藍海。2024年正式取得法國空中巴士(Airbus)集團子公司的供應商代碼,成為空巴集團Tier 1合格供應商,並成功將全球第三大飛機零件製造商賽峰集團(Safran)納入新客戶名單,顯示進軍歐洲航太市場的初步成果。
逢甲工工奠定專業 踏上泰國創業的旅程
在1990年代,隨著中華民國政府推出南向政策,台灣企業掀起了一股投資東南亞的浪潮,透過經濟擴張增強在東南亞的影響力。鍾國松學長畢業於逢甲大學工工系,畢業後在仁寶電腦短暫工作後,便在29歲時跟上當時的南向政策,踏上泰國創業打拚的旅程。他笑言這是一場偶然的「機緣」,帶著對命運的感激回顧自己考上大學的過程:「我先當完兵,考了三年才考上逢甲大學,當時想說如果沒上第二志願逢甲大學工工系,就打算去工作了。沒想到命運讓我不偏不倚直落在第二志願,所以來到逢甲,也開啟我的職涯人生。」
在逢甲大學求學期間,偶然碰見服役期間的連長,連長退休後自己從事電腦生意,於是鍾學長開始兼職銷售電腦,讓他賺得人生第一桶金。「這段經歷讓我認識資訊產業,進而跨足電腦硬碟等領域,賣遍各種電腦設備,可以說是我人生的成長期。」
「工業工程具備廣泛的工業管理知識,再懂得如何用人就能成功。」在異鄉泰國打造經寶精密(JPP-KY),雖然充滿挑戰,但他始終堅持並感激一路上的成就。他謙虛地分享,自己較不擅於公司組織管理與架構,但正因為這份謙卑與持續學習的心態,同時領導專業團隊,成為泰國台商中的成就與典範。
從板金到航太市場 打入歐洲市場供應鏈
經寶精密(JPP-KY),一步步發展成為涵蓋伺服器機殼、販賣機、醫療器材、銀行ATM等領域的機構件製造商。2010年正式切入航太、食品檢測機器及醫療科技等利基市場;2014年掛牌上市。經過多年的布局,經寶精密更在航太產業找到新的藍海,成功跨入飛機維修改裝件供應鏈。
今年(2024)經寶精密取得法國空中巴士(Airbus)集團子公司的供應商代碼,成為空巴集團Tier 1合格供應商,並成功將全球第三大飛機零件製造商賽峰集團(Safran)納入新客戶名單,顯示出進軍歐洲航太市場的初步成果。「Airbus Tier 1 的門檻非常高,台灣目前或許只有我們經寶能達成。」他認為這是長期策略規劃的成果,其中一項關鍵策略是在法國設立三家小型加工廠,並透過當地CEO的幫助逐步將歐洲客戶轉移至泰國生產基地,以降低生產成本。他坦言:「航太這個產業對亞洲企業而言,要進入實屬不易。」但在長期經營與當地夥伴的協助下,經寶成功打開歐洲市場。隨著新客戶與市場的擴張,他對未來的航太訂單量充滿信心,預計未來訂單增長的速度將相當迅速。
布局航太產能 疫情期間全力挹注設備與人才
經寶精密近年來積極規劃進入航太領域,並趁疫情期間大量投資工廠的自動化設備與產線,重新規劃生產空間,釋放出符合航太需求的場地。「我在疫情期間並沒有閒著,一有資金就投入設備升級,為將來提升產能。」
他大力擴充廠房並升級設備,包括採購更高噸數的沖壓機,以應對未來AI和航太業務中對大型零部件加工的需求,歷經了約七年的轉型過程,疫情期間更是全力布局模具設計的改良、員工學習新技術的過程,以及如何將人工作業轉變為自動化,提升當地員工的技術水平。
「這段期間我們拉高人員的技術水準,讓整個工廠實現更高效率的生產。」經寶建立一套「師徒制」訓練模式,積極與當地偏遠地區的寄宿學校進行產學合作,讓學生在畢業前能在經寶實習十個月,學習機器手臂等自動化技術操作。他強調:「這些學生來我們公司後,不僅僅是工廠實習生,他們在結束實習時要提交改善報告,展現所學成果。」
師徒制訓練產學合作
盼提升工廠與整體社會人才
經寶精密積極與當地學校的產學合作,致力於回饋泰國社會,並肩負企業社會責任。他認為泰國教育資源有限,因此自行建立教育訓練計畫,培育符合公司需求的專業人才,並將公司特有的「DNA」傳承給新一代。「所有新進員工必須接受全面訓練,只有通過測驗後,才能進入生產線,確保產品品質。」
這些年來,經寶已經訓練超過150位學生,留下的學生數超過60位,此外,合作學校的老師也一同接受培訓自動化機器操作,以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模式讓經寶能夠持續培養並留任技術人力,「未來即便有企業來挖角,我也不擔心,因為我們自己培養的工程人力源源不斷。」這不僅是為公司培育人才,更是對整個泰國社會的回饋,希望即便學生不在經寶就職,也能在其他企業中有所發揮。他也感動地分享,有一次前往泰國東北部學校,遇見一位接受經寶產學培訓的學生家長,站在校門口向他深深致謝,表達無盡的感激。「那是一位鄉村的老婦人,滿是歲月痕跡的面容上洋溢著真摯的感謝,感謝我們讓家中才18歲的孩子,有機會接受企業培訓,甚至還能寄錢回家。」這份學習機會不僅改變孩子的未來,也為整個家庭帶來翻身的希望。
大專院校競賽回饋社會 保持熱忱、準備未來
自2023年7月經寶精密首次完成自主性碳盤查,並取得外部SGS的ISO 14064-1證書後,鍾學長對減碳的挑戰與策略有著清晰的見解。泰國和台灣在碳權政策上存在法規差異,且碳權制度仍然在推動與摸索階段。他解釋,目前的減碳成效很大程度上受到材料供應商的影響,作為中小型企業,他難以改變大型供應商的碳排放做法。因此,經寶選擇自我主動出擊,首先完成工廠的碳排放盤查與ISO認證,並以安裝太陽能板(Solar Cell)來降低碳排成長部分的壓力。對於未來減碳目標,他表示,雖然實現淨零碳排還充滿挑戰,但他會持續努力、階段性地達成減排進展,以因應來自全球大廠等客戶的減碳要求。
除了師徒制人才培育系統之外,經寶精密每年投入約150萬台幣舉辦自動化科技比賽,提供前三名高額獎金,激勵泰國大專院校參與技術學習與交流。「比賽吸引泰國各地的年輕人,他們大多來自泰國東北部,沒有看過海。」經寶會帶領他們到工廠參訪,甚至安排他們參與社交活動,如海灘排球賽等,讓他們有機會接觸不同的生活體驗。
「我們把整個泰國廠人員訓練到這樣的程度,我感到很欣慰,看到他們成長、工廠自動化能走到這一步,我很感動甚至想落淚。」展望未來,鍾學長強調經寶精密將專注於航太產業與無人機智慧技術應用,配合泰國政府未來的需求,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我受不了停在原地,所以我的改變都是思考未來而改變,我為未來而改變。」他相信保持熱忱、持續夢想,有長遠的視野企業才能真正實現價值並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