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逢甲五十年
使命之心回饋母校與社會
文/陳書芸.攝影/陳書芸、楊錦鵬提供
學歷:
‧逢甲大學海青國貿60
‧台灣大學外文系
現職:
‧SEA SALT 餐飲集團創始人名譽顧問
‧泰國逢甲大學校友會會長
‧台灣大學泰國校友會副會長
經歷:
‧WINDMILL PARK VILLEDGE 法人管理委員會主席
‧泰中商務委員會副主席
泰國不只是旅遊勝地,更是許多外國人、華人前來創業、工作的選項,在這裡也有許多泰國學長的故事。逢甲大學泰國校友會第11、12屆會長交接及會員大會,於2023年8月6日由前任劉得勝(劉秋森)會長交接予楊錦鵬會長。楊錦鵬會長畢業於逢甲海青班的國際貿易科,與母校保持緊密聯繫超過半世紀。接任會長一職,盼持續關懷與建立更完整的泰國校友會組織,是校友會運作成為長久、實踐逢甲精神的團隊。
情定逢甲五十年 遍覽美麗的台灣
楊錦鵬在泰國出生長大,是家族第四代華僑,自幼在泰國學習華語一段時間。高中畢業後前往台灣求學,當時他的哥哥已經在台灣大學攻讀土木工程。他原本也打算進入台大,但因為被逢甲的學習環境與設施所吸引,最終選擇了逢甲海青班國貿科就讀。「當時看到學校有保齡球館、俱樂部和大會堂,這些設施讓我覺得可以在學校有豐富多彩的生活,所以選擇了逢甲。」1960年他以班級第三名的優異成績畢業,這段學習經歷深刻改變他的人生,也成為他人生中的重要情誼。
畢業後,楊會長原本計劃前往美國與哥哥一起發展,他笑說:「我不喜歡吃漢堡跟三明治,我喜歡吃蘿蔔糕和牛肉麵,所以就在台灣待下來了,並申請進入台灣大學外文系。」在台大求學期間,一邊學習,一邊在哥哥創辦的貿易公司從事原料貿易,大二開始涉足旅遊業,帶領東南亞旅遊團遊覽環島台灣超過三十次。
走遍台灣的土地,讓他更認識華人的文化與生活,在華僑社群中逐漸建立起影響力,豐富他的事業視野。回到泰國後主要從事國際貿易、皮革業,餐飲業、旅遊業、房地產仲介、室内裘潢業等。如今楊會長的生活依然忙碌又精彩,事業多由子女接棒,自己從旁當集團顧問。
泰國東部經濟走廊 海樂城一覽泰國灣魅力
春武里府是國家級經濟特區,泰國東部經濟走廊(Thailand Eastern Economic Corridor, EEC)是泰國 20年來國家經濟發展策略中的一個重要跳板,規劃打造為海陸空三維國際交通樞紐,成為世界級、東南亞新經濟中⼼、貿易和投資中⼼、交通和物流中⼼、世界級旅遊勝地及東南亞⼤⾨,吸引外國投資⾼達6000億美元。泰國位於RCEP東盟的中央核⼼地帶,是整個東南亞的⾦融、貿易和物流中⼼。2022年的GDP是 4951.1 億美元,世界排名 28 位,超過新加坡、⾺來⻄亞和丹麥等國。
「海樂城(The Symphony)」 建案位於泰國春武里府的著名景點「邦盛海灘」 延展線上,全長5公⾥,是本地遊客最眷顧的旅遊、度假勝地。海樂城距離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僅有一小時15分鐘車程,緊鄰泰國經濟⼤動脈素坤逸路,和泰國⾸條連接⽔陸空的公路—7號⾼速公路,可快速暢達曼⾕與芭提雅 ; 距離「春武⾥⾼鐵站(建造中)」約12.5公⾥。
楊會長親自帶領我們參觀擁有完美視野海景房的「海樂城」,可以俯瞰一望無際泰國灣,享受的是兩廳徐徐吹來溫和的海風。有三房一廳、兩房一廳,一房一廳以及最大型的「空中别墅 PENTHOUSE」,且不須公攤公設面積。全新完善公設與業務管理,如閱讀室、健身房、無邊際泳池等,可直接拎包入住。方圓15公里內遍布購物中心、商場、市場等,更有24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
SEA SALT海灘餐廳 海景與味覺的浪漫饗宴
「邦盛海灘」是本地遊客的渡假勝地,海灘美景媲美美國邁阿密長灘,海樂城配備的自營國際四星級飯店是絡繹不絕的遊客的好選擇,擁有49間商務客房,配有全日餐廳、SEA SALT Bang Phra海灘餐廳、室內外泳池、綠化空間、沙灘步道、浪滿棧橋等,融合中泰文化與中文服務,歡迎各地華人來到海樂城渡假。
海樂城中有楊會長創辦的SEA SALT Bang Phra海灘餐廳,從日出、晚霞到日落,白日的湛藍、傍晚的莫蘭迪色調,每個時段的海景都有不同的色彩魅力。有主廚設計的鮮美海味餐點、現場火舞與樂團表演,夜晚星光垂墜伴隨海浪聲的浪漫,讓人留連忘返。用餐空間有室內與室外可以選擇,適合闔家、朋友、團體出遊或宴客包場活動等。目前楊會長的團隊也推出「泰國曼谷高爾夫球之旅5天4夜3場球」的20人團方案,安排曼谷與芭提雅行程,精選優質球場與酒店、專車交通,包括海樂城的四星飯店與SEA SALT餐廳。享受打球樂趣之餘,不妨來到海樂城走走,享受浪漫的泰國灣美景、海風與晚宴,楊會長歡迎各位學姊蒞臨。
母校情誼 泰國校友會的責任與使命
自逢甲大學畢業後,楊會長與同班同學的情誼延續了半個多世紀。「我們這一屆的僑生,特別是來自泰國的二十位同學,畢業時依依不捨,甚至抱著彼此唱歌流淚,情感非常深厚。即使回到泰國後,我們仍然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至今。」這群老朋友們每年固定聚會兩到三次,不論是餐廳聚餐、到他家作客,還是一起出遊,這份友誼已經持續了四五十年。
「在校友會最大的心得是,老同學、老朋友是人生很寶貴的財富,在你辛苦落難的時候,他們會幫你一把。」隨著歲月流逝,當年的二十位同學,如今不到十位還能參加聚會,年紀漸長的同學們大部分都需要輪椅和拐杖,甚至一些家屬因為擔心他們的安危,勸阻他們出門,但大家仍堅持參與聚會。他感慨地說,每一次聚會都當作最後一次,因此無論健康狀況如何,大家都盡力出席,充滿了感動和珍惜。
接任泰國校友會長 盼組織化奠定長久發展
楊會長深知校友會對於凝聚校友向心力的重要性,感謝所有前任會長的努力,團隊的共事,校友會才能走到如今,能夠接任會長也是因為有團隊中有年輕的徐瑋麟(航太95)總幹事熱心協助,讓校友會可以運作順利往前走。他提出在擔任會長期間,致力於將校友會組織更加健全,除了會長、副會長與總幹事,也會將常務理事的組織架構建立起來,未來校友會的運作奠定系統化與長久發展。此外,將持續協助逢甲大學推動與泰國大學之間的學術交流,幫助學生就業實習,同時推動逢甲在泰國的招生工作,為母校輸送更多優秀的泰國學生,助力逢甲大學的國際化進程。
2024年9月1日,泰國校友會假曼谷Montien Riverside飯店舉行會員大會,在泰國學長姐的盛情邀請下開席10桌,有楊會長同班同學、汶萊、馬來西亞、台灣、大陸等海內外校友共襄盛舉。在楊會長的報告、母校王葳校長(影片)、校聯處丁培元秘書(現場)的祝福之下,以及泰國校友會徐瑋麟(航太 95)總幹事帶領團隊順利進行大會,讓學長姐們當晚在曼谷美麗的昭披耶河旁留下美好的夜晚回憶。
楊會長的故事不僅展現一位泰國華裔校友在台灣留學、對母校逢甲大學的深厚感情,也體現他致力於推動校友會發展、促進地區文化、學術交流的努力。他以實際行動,將逢甲大學的校風和精神傳承給下一代,讓逢甲校友在泰國這片土地上繼續發光發熱。